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什刹海见证老北京缓慢的殉难

发表时间:

标明是新年三天版的世界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弗里德里克埃德曼的文章,报道中国首都北京城市开发仍然在威胁着铲除旧城区。埃德曼是世界报建筑与环境规划方面的记者,曾经撰发过多篇关于中国城市建设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问题的文章。埃德曼的文章警告,如果只是关注发展的硬道理,北京的古旧文化建筑只能是陷入遭凌迟的命运。

广告

埃德曼的文章认为,今天的中国虽然连续举办了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刚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这样的盛会,吸引全世界只对中国巨大经济成功的注意,但是只要走进北京,城市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中国以其14亿人口的规模几乎在每一个城市都展开快速城市规划,增加财富,增加汽车,也增加污染….中国官方也说保护城市传统文物,可是北京钟鼓楼城区正在经历的变迁威胁,让人们看到北京的保护概念是怎样的情况。

北京市政府决定对钟楼与鼓楼两地段进行建设规划。2002年中国政府已经把钟楼与鼓楼及其周边多达12点5公顷的地面建筑一齐封为受文物保护类别。因为自从矗立了巨大的钟楼和鼓楼建筑以来,老北京的时间节奏都由它们敲动。北京当地政府解释对该地的重新规划实际上是对北京的保护。根据规划,钟鼓楼诺大城区将被改造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商业新区,除了建设新的博物馆,还将建筑商店饭店,以及一个巨大的地下停车场。但问题是这个引发开发商很大热情的建设规划要拆除这一区段许多四合院,要让一些胡同消失。

世界报说,这个城市发展计划引发了争论,也引起对环保以及四合院命运的关注。北京古老的四合院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1271-1368年),四合院以及胡同捍卫者向当地政府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今年12月3日,东城区政府终于宣布将该地区的城建规划限制在建立一个单一的博物馆,保证不建地下车库,不拆除现有胡同。但事实有出入,因为从两个塔楼附近围起来的施工工地挖出来堆积如山瓦砾与地下土,仍是为了建设地下车库。

钟鼓楼城建计划影响到北海周边城区。附近的什刹海仍有许多旧朝的王府。还有一些寺庙,包括白塔寺。再往北,还有著名的豆腐池胡同,这里有毛泽东于1919年曾经住过的房子。这个城区已经成为一个旅游热点,酒吧餐馆与商店林立,还能让人看到最后一个封建朝代的城市建筑遗风。不过与其相对的前门,即天安门南面,旧城区早就消失了。由法国建筑师帮助规划的新计划,让这一城区成了仿清建筑下销售世界奢侈商品的一个热点。而由前门再向西,从过去古玩古字画店集中的琉璃厂到西单,都被推平成为巨大的建筑工地,在都是残墙碎瓦的居民区废墟里,有一些不愿意接受遥远郊区魅力的老居民又回来搭起简陋品坚守拒绝搬迁。

世界报说,中国政府官员也常常表态关注城市规划与保护文化文物的问题,比如2006年文化部长孙家正和2007年建设部长仇保兴都表示关注城市规划威胁文物建筑问题,并说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愿望也不能为破坏文物提供合法理由。

2010年6月10日,蔡武,现文化部长在上海世博会于苏州举办的最终规模排列第二的论坛上再次提请注意,他的讲话主题为 :文化遗产与城市化创新。 但埃德曼的报道评论说,蔡武部长的主题改为文化遗产或城市创新可能更为贴切。因为就在中国首都,除了城区周边有一些漂亮的建筑可以展示以外,北京就是城市规划的受害者,正在遭受凌迟般的折磨。凌迟这一酷刑于1905年被禁止,但什么时候才能颁布法令,禁止对城市的凌迟呢 ?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