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海内外关注司徒华的接班人选

香港支联会从1989年成立以来,致力从事平反六四活动,21年来从不间断的在香港举行追悼烛火晚会,被视为海外促进中国民主发展的一座象征性的灯塔,但随著创办人兼主席司徒华的病逝,谁将继承“华叔”,将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身患重病的香港支联会主席司徒华2010年5月30日参加六四纪念会。
身患重病的香港支联会主席司徒华2010年5月30日参加六四纪念会。 照片来源:路透社
广告

北京天安门母亲组织发起人丁子霖,以及前学运领袖王丹和吾尔开希对司徒华的辞世度表示惋惜,认为司徒华在香港对中国民主的捍卫,功不可没,希望司徒华率领支联会的精神路线,能够继续传扬下去。

支联会主席,是司徒华鞠躬尽瘁死于任上的职位,司徒华可以从立法会退下、又可以退下由他创办而且做了17年会长的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但他直至辞世的那一天,仍然是支联会主席,可见这个位置对这位多年从事社会以及民主运动的老人而言,是多么珍贵的抱负。

事实上,担任支联会主席的司徒华,曾多番力拒港英政府和特区政府的政治压力,秉承平反六四的方针的宗旨,每年都锲而不舍的在香港举行纪念八九民运活动。司徒华更曾透露时任香港行政长官的董建华,愿意充当他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调停人,交换支联会放弃举办每年一度的六四追悼活动,但遭到司徒华的拒绝。

正因如此,谁来继承“华叔”,不但左右支联会日后的路线,更可能影响海外中国民运的进程。香港《信报》3日发表社论悼念司徒华,认为「像司徒华这种在斗争中有理有节,激而不烈的作风,如今已不多见,更令人对司徒华这种社运前辈倍加尊敬」。社论又形容当今香港没有几人的政治履历足可取代司徒华的地位。

去年11月底,华叔虽然22年来首次缺席支联会的会员大会,但仍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连任主席。副主席李卓人表示,在华叔病逝后,暂时仍没有讨论接班问题。他表示,“华叔”离去,对支联会运作没大影响,因该会已建立了一套运作机制,各常委分工合作,今后可如常准备今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悼念六四 22周年这两大工作。

根据部分香港传媒透露,支联会内部认为,主席一职较大机会由两位副主席李卓人和蔡耀昌,秘书何俊仁和常务秘书张文光当中其中一位接班。何俊仁在组织内民望较高,但民主党主席一向有不会同时兼任支联会主席的传统,而李卓人同样有职工盟组织的包袱。据悉支联会常委暂不急于处理接班问题,主席一职,可以下周开会改选,也有指可在六四 22周年活动后改选,又或待11月换届时改选。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表示,司徒华对香港最大的贡献,是他极具搞组织的能力,成立教协、支联会后,能将自己的政治能量,转化成组织资源。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