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时事观察

中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发表时间:

广告

          中 国在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跻身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家的地位。去年中国出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或许保住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的目标,但这对 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房价和食品价格出现飙升,这让中国面临严重的通胀问题。在中国物价太高,人们买不起房是一回事,而高得让人们吃不起饭,则是严重 得多的另一回事。因此新年伊始,中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头等要务来抓。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认为,中国此次通胀加剧,正值北京方面力图调整经 济增长模式,从过去的依赖出口向更加倚重内需转型。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只做到了把经济引入一个全民炒房的迷乱阶段。去年12月,上海和北京的土地售价 屡屡打破纪 录,尽管政府出台了诸多为楼市降温的举措,但人们对房地产的热情似乎依然不减。舆论批评政府是否真的有决心改变房地产炒作的局面。路透社指出,面对批评,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26日表示,中央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的总水平,并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温家宝用考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与直播交流的方式 以亲民的形象讲话。他说, 作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有责任,也有信心,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经济分析说,物价水平可能并不由政府掌控,但人们可以期待政府对此进行尝试。通货膨胀一旦失控,更一般性的问题就成了通胀预期。旺报引述中国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通膨和资产泡沫,而通膨水准估将在4%至5%之间。巴曙松预计2011年全年通膨高点可能主 要集中在上半年,货币紧缩、加息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政策也将主要集中在这一时间。花旗香港投资策略及研究部主管张敏华也同时表示,中国通膨率今年将在 4.6%,为此中国央行可能将加息4次,以抑制通货膨胀。

           不过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家宋宇看得更悲观,他认为,从最近2个月的连续成长可以看出,通膨以2位数的成长速度攀涨。从最坏的结果来看,北京如果不采取行动,今年通膨率将达2位数。

          对 于中国 高通膨对世界的影响,中国经济学家谢国忠在《财新英文周刊》撰文指出,引发下一次金融危机最可能的两大因素是美国的主权债务或中国的通货膨胀。如果中国解 决通膨,美国将引爆下一个危机。但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美国将受惠,贸易赤字甚至可减半。全世界都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抱有担心,但是这一压力却对中国更大, 因为通货膨胀能够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

         台湾联合报一项报道指出,中国居民生活满意度下降,社会风险上升。该报引述一项调查,指出中国普通工人年年增加退休工资,但6年下来,涨幅竟然不如公务员涨1年,这一居民生活满意度下降的现象,恐将引起社会风险上升。

        这 项由中国一个叫零点研究谘询集团新出炉的《2010中国人民生活品质指数报告》显示,该年度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 品质满意度,不仅比起5年前的满意度指数明显下降,对于短期生活品质改进的信心,也显示跌落。调查指出,拉低生活品质感受的最主因是物价上升、房价居高、 收入水准无改善,及随之带来职业满意度微降、消费信心下降,对于政府在改善就业、惩治腐败方面的作为的信心,则在原来低位水准上继续下降。

       该调查说,四分之一的城乡公众觉得自己比周围的人穷,而超过7成居民觉得自己生活贫困,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而是因为社会体制不公。

       零点研究谘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上述的调查结果反映中国的社会风险正在上升;他表示,在社会矛盾与社会风险上升的时候,表面上的幸福地区口号运动只会加强普通民众对于「幸福城市」、「幸福人群」标语标签的反感度,而真正值得的关注反而是不同地区、不 同社区与不同人群中的痛苦度、矛盾度的变化与原因。

       为此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说,通货膨胀问题与社会维稳相关,这就可以解读为什么中国官方大张旗鼓的表态解决通胀。同时也可以预见,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对中国来说,可能比第一个十年要更为艰难。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