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谈胡锦涛访问美国

发表时间:

奥巴马19日摆出美国总统所能摆出的最隆重排场,迎接胡锦涛抵达白宫,欢迎仪式现场满是美、中两国的国旗,美军乐队吹奏小号,现场 施放21响礼炮。之后,两国领袖很快就进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进行会谈,预料双方将会摊开讨论双方在货币政策、贸易、美国经济政策和开放中国市场等问题的纷 争,以及彼此在亚洲安全和世界事务上的不同看法。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在人权问题上,奥巴马和胡锦涛各说各话。
奥巴马说:「歷史显示,唯有当所有民族与所有人民的权利与责任获得保障,包括每个人的普世权利,社会才会更和谐,国家才会更成功,世界才会更公平。」
胡锦涛在白宫南草坪,当著受邀宾客和军方人员面前致词时,并未直接回应奥巴马的谈话,而是呼吁美、中两国人民扩大合作和互相交流。
不过,胡锦涛暗示美、中在人权议题上存有歧见时表示:「中、美两国要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核心利益。」
星期二大批旅美藏人和法轮功学员聚集在白宫前示威抗议。
中央社说,為了避免胡锦涛看到白宫前方的抗议场面而尷尬,美方在白宫正门前搭起临时白色大帷幕,同时将宾州大道完全净空,不准行人进入,抗议团体只能在靠拉法叶广场的人行道上聚集。
与过去中国领导人访问不同的是,这次没有看见中国大使馆动员侨胞在现场歌舞,与抗议团体打对台。
近百位旅美藏人以扩音器在白宫前怒吼:「胡锦涛是骗子」;「奥巴马请為西藏人说话」。法轮功学员则在一旁拉布条静默抗议。
胡锦涛与奥巴马举行了私人晚宴。白宫发言人吉布兹(Robert Gibbs)说,这场晚宴提供中美双方讨论议题的非正式场合。為了凸显美方希望坦承沟通的期待,白宫宣布,晚宴不会有官方纪录人员参加,也不会提供席间讨 论的书面资料。小晚宴席设白宫老家庭饭厅(Old Family Dining Room),美方陪同官员為国家安全顾问唐尼伦(Thomas Donilon)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 ),中方陪客是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外交部长杨洁篪。
在经济层面,1名美国高层官员19日说,美国和中国已就450亿美元出口合约达成协议。
路透社报道,协议项目包括由中国向波音公司(Boeing)採购200架飞机在内,价值190亿美元。
中国同时也与汉威公司、加特皮拉公司和西屋电器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签定了合约。
不愿具名的这位美国官员告诉记者,双方在若干贸易领域也获致了进展,包括智慧财產权、自主创新和政府採购等。
这些合约是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展开4天访美之行时宣布。
美国官员19日还表示,在胡锦涛访问期间,美国和中国计划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将加强核子安全方面的合作。
他表示,根据这项协议,两国将共同出资在中国设立一个核子安全中心。
这项协议的目标是加强训练,以提升核子设施的安全,并改善对核子原料的追踪控管,以配合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全球核子安全的主张。
就美中关系,「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撰述潘爱文(John Pomfret)在昨天的邮报撰文指出,奥巴马就职之初曾表达1种看法,即美、中若合作,就有机会解决许多世界性问题。
但在奥巴马2009年11月前往中国与胡锦涛举行过高峰会后,双方在气候变迁和美国对台湾军售问题上出现冲突,使得美国官员的态度改变。
之后谷歌公司(Google)决定退出中国并指控中国政府入侵其伺服器,使得双方紧张关係更甚。中国当局激烈反对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颁给关押中的异议人士刘晓波,则使美国官员相信,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无意迁就西方。
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访问学者克里曼(Daniel Kliman)说:「儘管各方正面谈论胡锦涛访美之行,但如今奥巴马政府对美、中合作的限制,已有较多了解。奥巴马政府必将继续在全球和区域性问题上与中国交往,但会降低期待。」
克里曼说,比较全面而言,奥巴马政府已改变对中国战略。奥巴马政府执政之初显然认為,他能透过对中国提供助力以赢得中国支持,但这种观念似已消失。
克里曼说:「奥巴马政府官员如今已察觉,对中国寄予善意无益,态度坚定反而是比较有效的作法。」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此次访美用意,在于凸显他处理对美关系上的高明,以作為他的重大政绩,但如今奥巴马政府对双边关係已採取比较不妥协态度。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