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内需消费打乱世界贸易

发表时间:

世界工厂正在转变为中国工厂。在为全球纺织业最大的成衣品牌提供了廉价产品之后,中国开始了对自身消费市场的重视。中国对服装及鞋的内需猛增∶2010年 1月至8月,服装及鞋子的消费增加了23,7%。总体而言,继2009年增加了1,5%之后,中国的零售业在2010年大幅增长了18,4%。

广告

《世界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以“中国内需消费打乱世界贸易”为题,刊出相关报道。该报特派记者注意到:1月17至20日在香港举行的时装节显现,欧洲及美国著名时装品牌寻求廉价中国供货商的努力何等艰难。鉴于2008年以来,制作价格猛涨30%至40%的现实,各大服装品牌不得不将发展目标转向手工更廉价的国家,如:巴基斯坦、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和印度。

在中国,中产阶级对消费的渴望将继续增加。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未来十年,中国中产阶层以上的消费群体,将从目前的1亿5千万人口增至4亿。对内需消费的可观增长并不满足,中国人继续向境外大规模投资,尤其在美国。《世界报》利用随后几乎两个整版版页的篇幅,报道了与中国纺织业发展相关的情况。
报道指出:在刚刚举行的香港时装节期间,美国和欧洲服装业的买主纷纷注意到,中国制造已变得十分昂贵。不仅像最低社保一样,工人的工资有所增长,更为可观的是,原材料价格的飞涨。

《世界报》在另一篇报道中,介绍了美国企业界及政界领导人针对中国主席胡锦涛的到访,为重振美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情况。报道说,正逢“财经严冬”的伊利诺州,债台高筑、贪腐严重,几近破产,却成为美国之行中,中国主席除华盛顿之外的另外一个到访地。《芝加哥论坛报》在1月19日的报道中,大力赞赏中国企业家的投资为伊利诺州的发展前景带去希望。

另外,天主教《十字架报》在经济版页刊出撰文,报道了中国政府寻求控制物价的努力。该报认为,十分关注物价上涨问题的北京,最终会感到重新评估人民币的必要性。报道指出:在公布了10%的经济增长数字之后,中国当局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保持强势增长的同时控制物价。美国银行-美林证券的经济分析人士陆挺表示,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为10,3%,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但是,对物价上涨感到忧虑的政府而言,经济的强势增长并非不无阴影。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必须重视控制物价问题。中国物价上行的压力较大。《十字架报》引述中国最大的经济日报之一-中国证券报的报道说,为了抗衡物价上涨,中国可能在2月3日春节前后,上调人民币指导利率。10天前,中国央行曾宣布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类似的调整进行了六次。

受原材料价格以及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物价上涨的压力直接触及到最底层的民众,令政府感到忧虑,担心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投资管理机构(NATIXIS ASSET)的一名经济学者认为,重新评估人民币可能是降低物价上涨的唯一有效办法。因此,北京很可能最终接受美国长时间以来提出的这一要求,因为这将有利于中国。

此外,周一版的《经济论坛报》刊载文章,报道了受旱灾影响,中国油墨价格飞涨的相关消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