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程映红:中国在海外推出形象宣传片引反感

发表时间:

中国在此次胡锦涛访美前夕推出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成为近期网络热门话题,其“人物篇”从胡锦涛访美前一天开始,每天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密集播出,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此后还将登陆欧洲、拉美等地。对于如此大规模、高频度的宣传行动,中国官媒称标志为展现“软实力”、争夺话语权的公关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网上评论却是批评之声如潮,目前在美国德拉华州立大学执教的美籍华裔学者程映红教授最近就此撰文、独辟视角,认为该宣传片体现了一个种族主义的姿态,在今天的当今世界节目时间里,我们就电话采访程映红教授,请他谈谈这个话题。

广告

 

中国在此次胡锦涛访美前夕推出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成为近期网络热门话题,其“人物篇”从胡锦涛访美前一天开始,每天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密集播出,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此后还将登陆欧洲、拉美等地。对于如此大规模、高频度的宣传行动,中国官媒称标志为展现“软实力”、争夺话语权的公关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网上评论却是批评之声如潮,目前在美国德拉华州立大学执教的美籍华裔学者程映红教授最近就此撰文、独辟视角,认为该宣传片体现了一个种族主义的姿态,在今天的当今世界节目时间里,我们就电话采访程映红教授,请他谈谈这个话题。

首先请您谈一下对中国在此时推出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看法好吗?

我想,作为一个崛起的中国,它意识到自己的国际形象和自己所认为的国家实力及在这些年对国家社会所做的一些改进不符合,从其主观愿望讲,它是想强调自己那些不被世界所认识到的那些方面,我想这是它的一些比较积极的想法。

选择在胡锦涛访美之前推出,是否也是在为访问造势?

我想关系不是太大,因为早就在准备这样一个节目了,很可能正好碰上在胡锦涛访问美国前推出,我想,不管胡锦涛是否会在这个时候访问美国,这个节目都是会推出来的。

我们看到在很多网络批评中,有对采用这种宣传手法树树立大国形象做法表示质疑的,也有批评宣传片以精英人物代普通中国人的,网上对部分片中人物的国籍身份讨论异常热烈,有网民嘲讽说片中屡屡出现持有美国绿卡的精英人物,不知道到底是在为中国广告还是在为美国提升形象。而您最近有关的评论文章,却又独辟视角,从更深的层级分析认为该片体现了一种种族主义的姿态,您能给我们的听众谈谈您的这一观点好吗?

我觉得你提到的这些批评都很有道理,总的来说,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是通过其长时间的表现自然而然树立起来的,当然也有一定宣传的因素,但是用这样一个由国家宣传机构出面组织的(宣传片)、在短时间、大量密集频度和强度的播出,是否能够达到它的目的?根据我在西方社会生活多年的经历,我觉得西方的一般人,对这些是比较反感和抵制的。

也正像网上评论所说的,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中国国家送了一大笔钱给了西方的广告商,这是有可能的一种结果。

另外一方面,从我的角度看,正如你刚才所讲的,从中国人当中挑选出一批在各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特别是它突出“智慧 美丽 勇敢 才能”这样一些品质,这些在中国和汉语的氛围里,可能大家会不觉得怎么样,因为大家都习惯了,但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如果突出一个族群诸如此类特殊的优秀品质的话,确实有一些种族主义的嫌疑,因为你是说,这样一些种族、这样一些族群在这些方面是很优越的。特别是你要是看一下它相应的一些广告词,就更会加深这种印象。

您认为出现这种种族主义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历来就有这个观念呢还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实力增强而产生的?

二者都有,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觉得中华民族有它种种的优越、有它种种的长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都一直是延续下来的,中国人聪明、勇敢、智慧等等。在此你可以看一下,中国近二、三十年来的民族主义宣传当中,特别强调这样一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这样一种种族的特征,强调中国人是由黄土地、黄河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所孕育出来的,是“龙的传人”,有一个什么“神龙”庇佑。都是意图说明中国人是和世界上其他种族的不一样,非常特殊,表现在国家意识形态上,我们都知道就有一个中国特殊论---“中国特色”, 这二者之间是有潜在的联系的。

最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的迅速增强,更是强化了这种感觉中华民族确实是特殊的、确实是了不起的意识。

这个形象宣传片每天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300次。美国CNN发表评论说,这些中国形象代言人令美国人对中国人产生“更多的是恐惧而不是友谊”,您怎么看宣传片的实际效果?

我觉得不一定会有这样一种恐惧。毕竟现在是一个商业化、全球化的社会,美国一般人都意识到中国各方面确实是发展比较快,他会用一种比较心平气和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一方面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商业炒作,有国家机器在背后, 另外一方面他也不见得就因为你这样放之后就对中国人更有负面的看法,觉得是种恐惧。

在全球化、文化多元的环境下、特别是考虑到西方社会本来就在文化上就比较宽容的因素,我觉得这个宣传片对中国既不会有什么正面的作用,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负面作用,不过是加深了外界对中国当前怎么看待自我、以及中国希望国际如何看待它的心态加深了了解。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