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西南北

方方在中法文学论坛上谈文学中女性主义

发表时间:

由法国驻华使馆、L’Institut français、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以“中国 法国新眼光”为题的第二届中法文学论坛于2011 年1月21日、22日在北京举行。

方方2009年秋在法兰克福
方方2009年秋在法兰克福 RFI
广告

六名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十名中国当代作家在为期两天的时间内进行一系列的文学对话活动,本届论坛活动以中、法双语的形式举行,对公众开放。对话中,法国文学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的探寻与中国现今的一些重大问题相互呼应,此次活动还将提供关于法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角。继2009 年11 月在巴黎举办的第一届中法文学论坛,这次活动使中法文学的对话得以持续下去并以新的视角发现两国文学创作的现状。对话活动将在多样性的前提下涉及当代世界知识的新边界、代际、翻译作品以及数字化转型等问题。

法中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和保罗•德•西奈蒂分别做主旨讲话(题目:作家-文学-社会);其它的主题发言有:文学与当下生活(李洱、菲利普•尼摩);经典文学、当下文学(张炜、刘震云、玛丽•尼米埃);文学、家庭、社会(刘庆邦、蒋韵、热拉尔•马瑟);如何阅读和理解一部翻译作品(何向阳、林雅翎);网络时代:对立与共生(徐坤、郭雪波、埃尔维•塞利);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方方、季红真、阿尼科•热尔)。

参加本届文学论坛的法国作家简介如下:

玛丽•尼米埃,作为法国作家罗歇•尼米埃的女儿,玛丽•尼米埃很快便从同代人中以最优秀的女作家展露头角。1985 年起开始写作,很快便获得了法兰西学士院和法国文人协会颁发的文学大奖。她还从事儿童文学、戏剧文学的创作,也为法国文化电台等广播台撰稿。玛丽•尼米埃2004 年以作品《沉默女王》获得了梅第奇大奖,该书已译成中文。她的第二部作品《照片 照片》于2010 年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作品讲述的是她和夏奈尔总设计师卡尔•拉格斐一起进行拍摄的场景。

阿尼科•热尔是非常热爱创作的女性小说家,曾在著名刊物《花花公子》任职数年。她创作的关于萨冈的传记不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传记作品,更多的则是描绘了在一个百业待兴的时期,一名孤独、脆弱而又坚决的女性是如何打开了个人自由的缺口。这部作品也是一封写给这位痴迷现代、用完美的古典语言写作的女作家弗朗索瓦•萨冈的情书。

热拉尔•马瑟1946 出生于巴黎,热拉尔•马瑟是法国驻京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和摄影师。他的文学创作把多种文学样式融合在一起,难以归类。他的创作手法和法国当代作家皮埃尔•米雄、皮埃尔•伯格尼奥相似。他尤以创造性的生动再现过往而闻名。2008 年,他以全部作品获得了法兰西学士院诗歌大奖。

菲利普•尼摩1949 年出生,菲利普•尼摩是政治与社会哲学教授、法国政治思想史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由主义、政治史、西方思想,尤其作为法国国内主要研究哈耶克的专家而闻名。他在作品《什么是西方?》中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当代最鞭辟入里的问题之一。

埃尔维•塞利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合作研究员、社会学家和文化产业、出版、知识分子与宗教社会学家。他对如数字化等当代众多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作为著名的出版专家,他仍继续对出版工作的象征价值及其在现实世界的活动进行思考。

林雅翎是中国文学翻译家,曾翻译了徐星、棉棉、阎连科、刘索拉等在内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0 年,她因翻译了中国作家阎连科的作品《受活》获得了法国阿美迪•皮肖翻译奖,该书由菲利普•皮基耶出版社2009 年出版。

参加本届法中文学论坛的中国作家简介如下:

作家铁凝,1957 年生于北京。2006 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等4部,中、短篇小说《哦,香雪》、《第十二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对面》等100余篇、部,以及散文集50 余种。2007 年出版9 卷本《铁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 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期刊奖30余项。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法文版小说《棉花垛》、《第十二夜》2004 年在法国出版。

方方,本名汪芳。1955 年生于南京。1982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上大学前写诗,曾获中国《诗刊》新诗一等奖。在校期间始发小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当编辑。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小说、散文集70余部。多部小说被译为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其作品多次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女性文学奖、湖北屈原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其代表作有《风景》、《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落日》、《水在时间之下》。

郭雪波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沙地。从小受喇嘛教、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熏陶,尤为尊崇以自然崇拜为宗旨的蒙古族原始宗。主要作品:《狼孩》、《银狐》、《狼与狐》、《大漠魂》、《沙狐》、《沙漠故事》等。《沙狐》、《沙漠故事》等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大漠魂》获台湾《联合报》第十八届联合文学奖首奖、《父爱如山》获台湾《中央日报》宗教文学奖。《沙狐》广播剧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亚洲艺术节、意大利艺术节奖。现为北京作协签约作家,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研究员,副主任、全国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在河南文艺出版社主编出版《知识女性文丛》等丛书,部分作品译为外文在国外出版,多次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等多种文学奖。出版有《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肩上是风》、《梦与马》、《镜中水未逝》等著作。

季红真1955 年生于浙江丽水,在京郊与河北渡过少年时代。15 岁下乡,1978 年起就读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在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工作20 年,现为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教授。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颁发“1988 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等奖项。著有文学评论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忧郁的灵魂》等4 部,作家传记《萧红传》,作家印象记《众神的肖像》。

蒋韵,女,1954 年生于山西,1981 年毕业于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79 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隐密盛开》、《栎树的囚徒》、《我的内陆》、《行走的年代》、《完美的旅行》、《上世纪的爱情》等多部。一些作品译为外文出版,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等多种奖项。现供职于太原市文联,中国作协会员。

刘庆邦1951 年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著有四十多部小说和散文。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其中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 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多篇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刘庆邦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刘震云1958 年出生于河南延津,曾参军,198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出版多部短篇小说集,被誉为“新现实主义”的火炬手。90 年代出版了以故乡为题材,故事延伸到几个世纪的三部曲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继续着对中国现实的思考和官僚主义的批评。曾创作长篇小说《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官人》、《一地鸡毛》等。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徐坤1965 出生于沈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1993 年开始发表小说,小说主要写知识分子题材和女性题材作品,被认为是“后现代”和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白话》、《先锋》、《热狗》、《厨房》、《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长篇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张炜1956 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75 年发表诗,1980 年发表小说。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家族》、《外省书》等18 部。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10 年最新出版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共十部)。

李洱,原名李荣飞。1965 年生,河南济源人。1987 年起任郑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1997 年起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2000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有小说集《饶舌的哑巴》,文学对话录《集体作业》(合作),《导师死了》、《缝隙》、《现场》、《葬礼》,等。

中方主持人李敬泽1964 年生,山西芮城人,198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曾获2000 年度中华文学基金会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2005年华语传媒文学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在《人民文学》所编发的作品多次获鲁迅文学奖。著有文集《颜色的名字》《河边的日子》、《冰凉的享乐》、《目光的政治》、《读无尽岁月》、《见证一千零一夜》、《文学:行动与联想》等。

吴义勤1966 年生,江苏海安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等学术专著8 部,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10 余项奖项。

法方主持人刘焰曾翻译多部法国当代著作:《存在之难》(让•科克托)、著名画家巴尔蒂斯访谈录《巴尔蒂斯对话录》、《大师之死》(杨鹤鸣)。译作《大师之死》曾获得2008 年21 世纪最佳外国文学奖。也曾在法国的中国蓝出版社翻译出版了《铁凝短篇小说集》。

安博兰翻译家、汉学家,1994 年创立了著名的中国蓝出版社,翻译和出版了大量中国古典与当代文学作品。并与巴黎的法中之家旅行社合作,举办了大量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的活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