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中国内衣城:白内衣与黑河水“争辉”(2)

发表时间:

广东汕头市另一个著名的纺织城是谷饶镇,谷饶镇以生产内衣出名。2009年生产两亿个胸罩,占中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2004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针织内衣名镇”。但是人们是否知道,谷饶镇生产如此多的性感内衣的同时早已把当地河水污染得面目全非。

环境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 RFI
广告

谷饶镇这条乌黑发臭的河水就坐落在汕头市谷饶中学对面,沟渠中的污水正在被排入小溪。这条小溪流经谷饶中学和附近的溪美村,最后流入练江。练江作为潮汕地区的“母亲河”之一,由于近年来污染严重,根据环保部门的检测数据,水质是劣五类。如今,溪美村早已名不副实。当地的小溪,被红色印染废水污染,基本已完全失去了河流地表水的功能,不能饮用,不能洗衣,水中更没有鱼。溪美村村民投诉说:“门窗也不敢开,太臭了,蚊子又多又大。”

新塘镇的牛仔纺织服装生意和谷饶的内衣生意,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上世纪改革开放前,由于当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被称作“鱼米之乡”。尤其是新塘,位于广东增城,极尽“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的地理优势,种出来的优质水稻,素有“米中碧玉”的美誉。30年间,新塘和谷饶,家家户户投身制衣界,“农民”变身“老板”,GDP增长迅速,可惜代价惨重。谷饶镇一名村民说:“小的时候,小溪可以游泳,还有鱼。现在我的儿子不会游泳了,没有地方学,水太脏了,平时村里人碰都不会碰。”据村民介绍,由于当地的河水污染患癌症和怪病的人特别多。

去年8月,绿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项目主任赵琰来到新塘采集污染样本。口罩、手套和雨靴,是迎战“臭河”的必需装备。这是赵琰第三次来新塘。第一次是2005年,当时她还在广州做记者,对新塘的第一印象是,“河水怎么跟牛仔裤的颜色一样深?”第二次是2007年,她以绿色和平工作人员的身份前来考察,当地河水的颜色和第一次看到的一模一样。第三次,她作为采样员,感受更为强烈。“四周全部都是垃圾,有西瓜皮,有一次性饭盒,有黑色塑料袋。在采集水样本之前,我必须走过一条漫长的垃圾路。”

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在新塘和谷饶两地共随机选取了11个地点,采集了包括水和底泥在内的21个样本,被送交第三方独立实验室  深圳通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检测。2个月后,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21个地表水和河流底泥样本中,有17个样本中被检出重金属的存在;在全部10个河流底泥样品中,均有重金属被检出。去年12月,邱波的《时尚背后:两个服装‘专业镇’的环境调查》系列照片在网易探索频道刊出后,引起强烈反响。网友的普遍反映是:“环境换钱,这代价太大了,看照片都让人受不了。”“我们的后代怎么办?迟早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更有不少网友将矛头直指当地的环保部门。

东华大学教授、《纺织工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审核》编写者奚旦立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纺织专业集群”的污染问题,并不容易解决。第一,中国印染总量很大,90%集中于广东、福建、山东、浙江和江苏。第二,从治理角度看,中国纺织业存在“大企业少,小企业多”的特点。在奚教授负责的“2009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显示,全国能统计到的纺织企业约4万家,印染企业只有几千家,但纺织企业总数将大大超过这个数字。“正因为小企业不成规模,成为监管较薄弱的地方。”

奚旦立表示,帮助“专业镇”减排的方式,主要是鼓励排污企业集中到工业园统一管理,以及鼓励大公司进行减排整改。“地方的环保部门对下要监管,对上要保护,并非易事。”

“在发达国家,环保部门的执法相对容易。虽然国外偶尔也会发现企业因为利益驱动偷偷排污的现象,但大多数企业是守规矩的。”奚旦立分析说,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是企业需要约束自身的行为。“几年前,联合国等一些国际机构做过调查,中国人的环保意识不比欧美人差,甚至还高出一筹,但中国人的环保行为却大大落后于欧美。这是我们急需改进的地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