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舆论关注节后用工荒与农民工争夺战

春节长假刚刚结束,大量返乡的农民工们就又再度背上行囊背井离乡,前往城市务工。有媒体调查发现,自2004年起就一直备受关注的“用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特别突出,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地图的悄然变化,中西部已经开始与东部展开争夺农民工的激烈竞争。(2月9日《第一财经日报》)

席地而坐吃饭的中国民工
席地而坐吃饭的中国民工 路透社
广告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场竞争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格局的某种变化,似乎预示着农民工供给正在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实际上, 在持续输出二十多年之后,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经开始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剩余”,去年东部沿海地区动辄百万的用工缺口,正是农民工供不应求的明证。

中选网上,新华社记者、《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易艳刚的文章说,我们首先乐见这种“争夺战”的上演,甚至寄希望农民工们能够在与用工方的充分博弈中,实现自己的真实价值,进而扭转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一方面, 从“找工作”到“挑工作”的转变,至少能够让农民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来选择那些工资待遇更优厚、工作环境更健康、保障制度更健全的企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待遇。

不过,在用人观念尚未有实质性转变,农民工群体仍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户籍制度仍未完全破冰的前提下,我们并不能高估这种“农民工争夺战”在改变其命运方面的作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尽管农民工的待遇在近些年普遍有所提升,但仍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步伐, 他们得到的报酬仍不能公正地反映他们所付出的劳动, 至今仍属于“干得多挣得少”的一个群体。

易艳刚的文章又说,因此,可以这样说,只要贴在农民工身上的“廉价劳动力”的标签不被撕掉,这场“农民工争夺战”的胜利就仍然不会属于他们。究其原因,在当前这种扭曲的用人观念之下,一旦经济形势恶化,农民工仍将会被首先辞退,这一点目前并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另外,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医疗、社保、子女就学等政策障碍, 使得广大农民工就像无根的浮萍,纵使在一定时期内被“争夺”,仍难以在城市里长久立足,仍难以摆脱那种候鸟式的生活。

因此,只有当更多的城市都能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方便那些有相对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城里落户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成为真正体面和有尊严的劳动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