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艺术

客居慕尼黑作家周勍谈突尼斯星星之火继续燎原

发表时间:

阿拉伯世界的抗议浪声此起彼伏,正当卡达菲的利比亚接近被攻克之际,阿拉伯街道的抗议声四处可闻:也门本月13日开始的反抗已经造成12人死亡,昨天成千上万的人继续走上桑纳的街头,当政32年的萨利赫决不屈服,重申只有票箱才能决定他的去留;14日起义的巴林已造成7死95伤,巴林人继续占领珍珠广场要求变革;摩洛哥起义造成5死128伤,但在这个王国的受伤者绝大部分却是维持秩序武装人员,摩洛哥的游行示威要求政治改革以限制国王的权限;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RFI
广告

阿尔及利亚总共有3死数百人受伤,自从一月五日以来掀起的抗议生活昂贵的斗争昨天在首都教育部前平静继续,数名大学生遭到警察殴打;非阿拉伯但是穆斯林国伊朗首都德黑兰大量部署维持至秩序武装力量以阻止反政府的游行示威集会,当局宣布在游行人群当中拘捕到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的女儿,据伊朗反对派网站消息,警察和抗议者可能发生了冲突。

中国当局恐怕阿拉伯革命对中国反对派起到鼓励的作用,实际上,近日以来,为了逃过封杀,而经过反复复制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着一条信息:一个神秘的“中国的茉莉花运动”呼吁在全中国十三个城市游行集会,要求“结束中共专政”。“中国的茉莉花运动”约定每个星期日下午十四点集会, 直到获得事业成功为止。
如今在中国还远没有发生像利比亚式的血腥镇压,但是1989年的“北京之春”被血腥镇压却还令人记忆犹新,而上周日在中国某些城市的发生集会哪怕规模并不大,但是这些谨小慎微的集会已经构成一个象征。
中国官方媒体嘲笑讽刺中国的茉莉花运动,中国环球时报把相关的活动者说成“几个闹事者”,人民日报把他们说成“几个不负责任者”,但总而言之,北京还是把阿拉伯起义蔓延的威胁看得十分严肃认真。
德国慕尼黑客座中国独立作家周勍在今天的文化与艺术特别节目时间当中就中国发生茉莉花革命的可能性,中国的社会问题以及中国老百姓应该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等阐述了其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制度,如果其中的大多数人处于受歧视,受奴役,不被当人看的状态,迟早要出事的;突尼斯,埃及,也门以及利比亚的反政府示威都不是政治的诉求,而是生存的诉求和人性尊严的诉求,这样的诉求对法国人,德国人,或是北非的人都是,没有区别的,人性的属性是一样的。人和动物一样需要有生存的本能,但是人也需要尊严,需要平等,需要内心的平和这样的东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