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茉莉花可否是中国之花?

发表时间:

卡扎菲何时完蛋?这是今天出版的法国各大报不点自明的主题。费加罗报社论题为“迫使卡扎菲屈服”。而解放报的社论干脆就题为“天安门”。社论说,突尼斯和埃及人民自己起来解放了自己,埃及人用了18天,突尼斯人用了4周,推翻了穆巴拉克和本阿里。但是,这一奇迹并未在利比亚出现,一天一天过去了,卡扎菲显得更疯狂:准备挑起内战,屠杀人民从而拯救自己。面对这一沙漠上的天安门,国际社会有点力不从心。西方国家,尤其是那些隆重接待过卡扎菲的欧洲国家的运作空间非常有限。伊拉克人民依靠外国军队获得解放,这一原罪使得巴格达的民主进程至今沉重不堪。与其不同的是,埃及与突尼斯革命的厉害与合法之处在于人民把命运掌握到了自己手中。该报最后的结论是:联合国正在讨论的制裁利比亚的措施无法避免最高领袖许诺的大屠杀,但是,所有来自西方的直接的武装干涉都只能使阿拉伯世界火上浇油。

广告

费加罗报讨论版发表了法国东亚专家弗朗索瓦•戈德芒的一篇题为“中国:茉莉花是一朵中国之花吗”的长篇分析。文章一开头写到:茉莉花原产中国。但是茉莉花革命最终能在中国爆发吗?中国政府已数次采取行动:删掉埃及解放广场上示威者登上坦克与军人拥抱的照片;在网上论坛清除一些关键词;并且以更恐惧的方式把一些人权捍卫者秘密监守起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20日在中央党校发表演说,要求强化“社会管理”,包括采取监视和预防性手段来严厉控制舆论,尽管舆论已被控制得很死。

作者表示,北京当局突发的担心与其在中东和非洲地区采持的立场并无关系。在北非甚至在利比亚,欧洲已有的经济利益仍然远远大于中国。在阿拉伯半岛,酋长国家更无需中国的国家基金。中国支持威权统治,但在具体的支持并不如美国和欧洲大国那么重要。北京在穆巴拉克倒台后发表的官方评论中仍然把“稳定”排在优先位置,从利益的角度看,北京并不愿阿拉伯世界全盘失控。这一地区的石油是北京所必需的。苏伊士运河尤其显得重要,这是因为中国和香港的企业获得了在比雷埃夫斯、那不勒斯以及巴塞罗那海港的经营权。

不过作者指出,中国在这一地区并未负重大的责任。中国的外交在于把中东地区所有的问题和罪恶的潜在因素都怪罪于美国的霸权主义,而又把贫穷作为解释伊斯兰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上升的主要因素。在私下,他们几乎不放过任何机会去嘲讽埃及的“民主”。他们把这一地区发生大动荡事件首先归因于美国和欧洲势力削弱这一地缘政治的因素。

但是,这一解释却受到了害怕难以捕捉的民主运动会传染到中国的抑制。虽然结局相反,埃及革命的许多场景完全同天安门广场的民主运动类似。坦克陷入和平的人群之中难以自拔;军队与百姓亲如兄弟;三军指挥部先表态支持温和对待示威群众,然后把政治领导人排挤出局。如此众多的场景和行动对经历过1989北京之春的现在的中国领导人来说是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而且,作一个简单的对埃及与突尼斯的社会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与中国有相当的类似之处。埃及与突尼斯的经济增长率都高达6℅以上,但社会不平等与贪腐同样很严重。有超级增长率的中国同样导致出现社会严重不公,即使在同一城市空间中也是如此。中国官僚家族的分量十分吃重,尽管还在保密。根据一个可靠的估计,在中国,仅仅10℅的人口就聚敛了54℅的财富,至于20℅的穷人拥有的社会财富只占到2.4℅。

作者认为,中东与北非地区的演变极可能将标志着在民主国家与威权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一个新阶段的“模式大战”。中国可以拿出相当的论据来夸耀它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它的雄厚的财力,它生产的消费品充溢像伊朗一类的国家,它的适应变化的外交能力等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一方面在南苏丹开采石油,一方面完全做好了南苏丹要独立的准备。中国并未同这一中东地区的威权政府结合,它只是以完全实用主义的态度来跟他们打交道。
不过,作者最后指出:仍然有许多无法估量的因素。奥巴马完全抓住了中东民主革命转折的机会,同时确认美国与该地区在安全方面的重大联系,正如他在东亚所做的一样。中国的国家外交将在文化相对主义以及民主会造成不稳定方面失去论据,如果“茉莉花革命”会导致出现如同印尼和土耳其这些国家出现的结果的话。但是,如果欧盟与美国无法具体支持,尤其在经济方面去支持埃及和土耳其已经启动的转型,北京将肯定会从中获取嘲讽西方衰落的证据。

今天出版的十字架报用了包括头版在内的整整四个版的篇幅来报道位于中朝边境的中国城市丹东。报道题为“丹东,与北朝鲜如此之近又如此之远”,提要说,正值平壤处于权力转移的时刻,中国与朝鲜仍然是坚定的政治联盟,但是,边境两岸的对比又是如此的惊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