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茉莉花革命的蝴蝶效应

发表时间: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引发的连锁效应仍然在持续,其未来发展走势及对世界格局的长远影响如何,各方见仁见智,评说不一,法国经济学家让 马图克教授3月7日在著名信息网站“Rue89”发表了一篇博文,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诠释他对此次茉莉花革命的看法,在今天的专题节目时间里,我们就向听众朋友介绍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特别节目 RFI
广告

众所周知,物理学和数学素以精密严格著称,与之相比,政治及地缘政治学则不然,但学术特性上的差异并不影响不同学科间的兼蓄并用,马图克就认为,利用数学和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场起于突尼斯的政治巨变。

政治自由的“熵”

多年以来,经济学家都在津津乐道于经济的全球化现象,于此同时,以旅游业的全球化为首,电子媒体、互联网、推特及facebook等新事物的特质也都充分显示出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趋势。那么在政治上呢?政治是否会随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而导致政治自由的全球化?针对这一问题,马图克认为,一个普通物理现象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我们看到,当把不同成分的液体或不同温度的气体混合后,无论快慢如何,最终总能达到稳定融合,实现成分和温度的一致。马图克以此引出热力学中一个著名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为熵增加定律。所谓的“熵”,是物理学上用以表示物质稳定状态的一个参量,一个系统越无序、越混乱,其熵值就越大。根据这一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熵值永远朝着单调增大的方向发展、最终要达到内部分子运动的最大无序。而这一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概念,也常常被社会科学借用以描述人类社会的某些变化。

马图克在此就将不同的国家视为由不同成分的液体或不同温度的气体组成的系统,不同国家的政治壁垒强弱也各不相同,在突尼斯和埃及,这种力量已成为过去时、在阿尔及利亚还处于在进行当中,而在伊朗和中国则表现得最为强烈。马图克认为,世界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化打破了政治壁垒不可摧毁的印象。正如熵增加原理所揭示的自然界体系演变规律一样,人类社会中民主自由的普及和超越国界也是必然趋势,独裁体系内部的最大无序化正在进行之中,实现与否只是时间问题。

突尼斯革命是蝴蝶振翅

马图克在此又引出另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即“蝴蝶效应”,该名词首先由美国气象学家劳伦斯在1972年提出,用以描述一个异常复杂系统的演变,任何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往往敏感地影响到发展结果,他比喻为,一只在巴西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所带动的气流变化,可以在此后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对比我们当前的这个经济高度开放、文化不断沟通的人类社会,正是蝴蝶效应所针对的一个前景难以预期的复杂体系。政治或经济学家或许能对某个地区的发展规律提供解释,但是当面对一个聚合众多体系、彼此微妙关联的超级复杂的系统时,作出任何发展预测就几乎不可能。这样看,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正如蝴蝶振翅,它将在国际经济政治版图上导致怎样的龙卷风难以预期。

埃及之后,龙卷风将袭卷谁家?

埃及的巨变无疑是突尼斯茉莉花革命蝴蝶效应的影响,那么埃及之后,龙卷风袭卷谁家? 普遍认为这种传导的效果要取决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针对目前受影响最突出的北非及中东阿拉伯国家,马图克在文中列举了若干因素,包括年轻人受教育程度、年轻人失业率、国家主权掌控情况、石油资源受惠的分配以及现行体制镇压的强硬程度等等。

中国将会怎样?

毋庸置疑,茉莉花革命的效应还在延续,那么对于地理位置更为遥远的中国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马图克认为,虽然目前为止中国官方始终对内封锁突尼斯和埃及革命的消息,但不管它采取何种措施,“自由”信息最终将超越任何壁垒高墙。

作为经济学教授的马图克最后分析认为,发起茉莉花革命的威胁可能会促使中国政府调整其经济发展计划,改变目前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转而增加对内经济的比例,提高国内消费需求的满意度。而中国减少出口无疑对世界经济带来决定性的影响,由此引发国际版图上一场真正的龙卷风。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