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风卷残云的“咆哮体”走红大陆网络

发表时间:

近一周以来,在中国大陆互联网的论坛和微博上,如风卷残云地开始流行一种“咆哮体”,引得无数网友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咆哮体这股潮流,不过是在部分网站和论坛上的小众狂欢,远远没有达到在门户网站上独领风骚的地步。但它折射出的社会情绪,和简单极端的表达方式,却不能不引起官方媒体的担忧。3月14日的《北京晚报》就以《“咆哮体”会过时》为题,称“在真实的地震海啸、天灾人祸面前,虚拟的“咆哮”显得苍白和无力,立刻如潮水般退去……”

广告

所谓“咆哮体”,其标志在于每一个短句后都使用“啊”和大量感叹号来结尾,营造出强烈的感情氛围,状同咆哮,因此得名。同时,咆哮体中还有若干标志性的谐音符号,如“有木有”(有没有)“尼玛”(你妈)“毛”(没有)等,甚至直接使用错别字和脏话,加强了口不择言的“愤怒”效果。此外,由于网络的模仿效应,咆哮体最初的特定句式,例如“伤不起”等也被广泛承袭下来。

有趣的是,咆哮体的最初流行,正和法语及法国文化有关。据媒体报道,目前所知最早的咆哮体文字之一,是网友“沪江法语”所发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对法语的数字、词性和语法进行了嬉笑怒骂,节选如下(省略部分感叹号):

老子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尼玛不归路啊!!!!!!!谁跟老子讲法语是世界上最油煤的语言啊!!!!!尼玛听的哪个外太空的法语啊!!!!!!!!跟吐痰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有木有!!!!!!谁再跟老子讲法语是世界上最油煤的语言 老子一口浓痰咸死你啊!!!!!!!!!!!!

法国人数数真是极品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个二十加十六啊!!!!!!!!!!法国人数学好得不得了 有木有!!!!!!一百以内加减法老子不用计算器 直接念出来了啊 有木有!!!!!!!!!!!电话号码两个两个念啊!!!!!!!!!176988472怎么念!!!!!!不念腰七六九八八四七二啊!!!!!!!念一百加六十加十六 四个二十加十八 再四个二十加四 再六十加十二啊!!!!!!!!你们还找美眉要电话啊!!!!!!!!!!电话报完一集葫芦娃都看完了啊 有木有!!!!!!!!!!!

所有名词都分男女啊!!!!!!!!胡子是女的啊!!!!!!!头发是男的啊!!!!!!!!!!钥匙和锁都是女的啊!!!!!!!!!!法国人开门的时候 多么活色生香啊 有木有!!!!!!!!!!我以后再也不能睡在床上了啊!!!!!!!因为床是男的啊!!!!!!!!!!!!赤果果的搅基啊!!!!!!!!!!!!!!所有词的性别都要记啊!!!!!!!!!!!!因为男的女的冠词不一样啊!!!!!!!!!形容词也不一样啊!!!!!!!!!!!!各种不一样啊 不一样!!!!!!!!!!!!!!!!

介词一坨一坨的啊 有木有!!!!!!!!!!!!!!光表示方位的你就伤不起啊!!!!!!!!!!!!!到达和出发用的不一样啊!!!!!!!!!!!城市和国家用的不一样啊!!!!!!!!!!!!男国家女国家其他国家用的都不一样啊!!!!!!!!!!!!!男大陆女大陆用的也不一样啊!!!!!!!!!!!!!!男州女州其他州用的更不一样啊!!!!!!!!!!!!!!!!元音词开头非元音词开头用的全部都不一样啊!!!!!!!!!!!还有各种岛 省 地区尼玛各种不一样啊!!!!!!!!!!!!!!!!!

由于咆哮体的超强搞笑效果,引得网友纷纷效仿,衍生出“学西班牙语的人你伤不起啊”“学人类学的人你伤不起”等各个学科的版本。事实上,据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考证,咆哮体最集中出现的地方,当属豆瓣网上的“景涛同好小组”,该小组以台湾演员马景涛命名,因为马景涛主演的很多角色都表情夸张、以咆哮姿态喊出大量台词,尤其以反问句和感叹句为多,因此网友从模仿娱乐心态出发,在小组中发了蔚为壮观的大量咆哮体帖子,终于成了今天的气候。

通常而言,咆哮体都是单方的情绪发泄,没有太多辩论的成分,但这一波网络咆哮体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学生和城市白领面对学业及生活压力的反弹情绪。例如在关于人类学的帖子里,作者抱怨专业知识的冷僻,对语言能力要求的苛刻;而在关于法律的帖子里,作者抨击法学教育的盲目扩招;还有部分咆哮体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缺乏言论自由等荒谬现象,例如《做日报编辑的女纸伤不起阿!!!》的帖子中,作者除了抱怨工作辛苦压力大之外,还写道:

报社有各种敏感阿!!!各种社会丑恶面你都第一时间看到阿!!但是你他妈不能说阿!!!不但上班不能说下班也不能说阿!!!微薄博客豆瓣私人邮件和男朋友调情你都不能大嘴巴阿!!!搞得好像自己浑身都是G点经常被整得浑身发痒阿!!!有一天你好不容易做了一回勇士新闻上了版面结果最后一刻又被“上面”压下来拉!!挡中羊都喜欢最后制人阿!!都在你下班得时候告诉尼玛做得太敏感拉!!于是要翻版重做!!活该你自作孽阿!!于是又要晚回家拉!!于是上述各种冤孽又要无限循环拉!!!关键第二天你还要被人家骂窝囊阿!!!你又要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怀疑本来就没有的信仰拉!!!!

尽管有网友分析说:使用咆哮体自嘲其实是一种乐观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常用咆哮体的人离真正的咆哮状态非常遥远。但这并不能阻止正统媒体对这股潮流产生警惕。3月14日的《北京晚报》就以《“咆哮体”会过时》为题,将咆哮体和最近的日本地震生硬联系到一起,并不无讽刺地称,咆哮体是“敏感生物在地震之前会出现的异常行为表现”。文章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称“在真实的地震海啸、天灾人祸面前,虚拟的“咆哮”显得苍白和无力,立刻如潮水般退去……人们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对灾情的关注上。尤其日本9.0级大地震之后所引发的中国网民集体反思,成为网络主体趋势。”

其实,咆哮体这股潮流,不过是在部分网站和论坛上的小众狂欢,远远没有达到在门户网站上独领风骚的地步,更谈不到和天灾人祸争夺眼球。但它折射出的社会情绪,和简单极端的表达方式,却不能不引起官方媒体的担忧,从而祭出抗震救灾的“政治正确”来强行压制。而事实上,这种更加简单粗暴的舆论引导和压制,或许正是激发咆哮体的原因之一。正如近日吴邦国在两会上宣称的“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绝不搞多党制”“绝不搞三权分立”“绝不搞两院制”“绝不搞多元化” “绝不搞私有化”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大概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咆哮体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