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人物特写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四川作家冉云飞

发表时间:

自2月初中国因特网上流传周日茉莉花散步呼吁后,很多中国独立知识分子或维权人士相继被警方带走。四川作家冉云飞就是其中之一。2月26日,冉云飞的家人收到了四川警方送达的刑事拘留通知书,指控他涉嫌颠覆国家政权。

广告

冉云飞1965年出生于重庆。是《四川文学》杂志的编辑,更是网络上跟随者数万的博客作家。他自2006年开始博客写作,每日一篇,从不间断。他还独自主办三份电子周刊:冉氏新闻周刊、冉氏评论周刊和冉氏掮客周刊。他在网络空间针砭时弊,话题无所不及。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他奔往灾区,义务救灾,并发表博文《最不可辜负的是民心》。他因此遭到四川作协的批评和断网封杀的处分。但几个月后,他又针对毒奶粉事件,发表博文《有这样的政府是国耻》。自2009年起,他在国内的多个博客都或者被关,或者被屏蔽。

冉云飞把博客比作中国的言论自由市场,认为正像小商小贩个体户开创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博客们也是中国言论自由市场开拓者。(摘自翟明磊“冉匪为何凶猛 ?  一个敢言博客的社会基础”2009年)

广州学者、纪录片工作者艾晓明曾在反映汶川大地震校舍倒塌问题的纪录片拍摄过程中两次采访冉云飞。她向我们介绍了她眼中的冉云飞:

艾晓明我觉得冉云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者、作家和公民。我因为拍摄四川地震学校垮塌,在08年和09年都采访过他。

说他是优秀的学者,是因为他写了很多关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著作。他是一个文学评论家,长期在《四川文学》工作,做了关于四川文化、历史的研究,有很多出版物。这些写作可以说明他是怎样一个学者。

他也是一个非常积极努力的一个博客作家。实际上冉云飞是个什么人,只要上牛博国际“匪话连篇” 就是冉云飞的博客,就可以知道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社会关注,他的文化批评。因为,在博客上,他自己的工作和关注焦点是非常清楚的。

他做的工作中,有一个是NGO和公民社会发展简报。上面有主流媒体公开报道的,和他自己了解的公民社会进展情况。他长期做这项工作。他自己有句话:日拱一卒,不期速成。以此表明他坚持写作、独立思考的态度。

他非常努力,因为如果不是像他那样地有社会责任感,就不可能每天写一篇博客。但是,他除了公民社会简报,他还写很多书评和时事评论。

他也是一个好的公民。我看到他在2010年回顾和2011年展望里专门说到:这一年,除了希望家人平安,自己身体好,他还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民教育工作,比如说去乡村服务,开辟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工作。

在成都,冉云飞也是一位非常活跃的知识分子。基本上,他也是成都知识分子的一个发言人。

以“匪”自居的冉云飞其实是个家藏万卷的“书痴”。没有写作任务的时候,就坐在家里读书。每月读书不下二十部。在言论与行动之间,他将自己的责任更多地定位于言论。

艾晓明冉云飞是说过这样的话,说他是一个作家,一个学者,他主要的工作是思想和写作。他确实也说过,一些行为他没有去。但是,我觉得,对知识分子,不能指望他们全部到一线去,去做社会调查 他也不是做社会学工作的,他是一个文学工作者。另一方面,我觉得,冉云飞选择的行动方式比较多的是写作。他不是那种鼓动上街,鼓动游行的那种人,或者是什么政党的组织者。这是他个人的定位和选择。

当然,我觉得,对知识分子和学者来讲,言论和行动也没有那么明确的区分。做社会批评、文化批评的时候,其实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行动。

冉云飞在博客上笔锋犀利,批评政府毫不留情,他因此而常常受到特殊待遇。他安然面对,但坦率直言依旧。

艾晓明他很清楚对他的行为的限制。但是,冉云飞自己觉得,他的行为在言论范围内,他是一个批评者。从这个角度讲,他曾对我说,他没有觉得言论上有什么限制,觉得言论限制是一种自我设限。他自己想表达什么观点的时候,他就会毫不留情地写出来。

另一方面,他也接受这种限制。他说,他不会和来向他打招呼、不让他走的人去争吵,或发生肢体冲突:不让我出门,那我就不出门,可是,我还是会把我的意见表达出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