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时事观察

张伦:重判刘贤斌再次显示中共对其政权合法性危机的担心

发表时间:

中国四川异议人士刘贤斌上周五被四川遂宁市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0年有期徒刑。相关的报道说,他是又一名被判刑的《零八宪章》签署人,同时也有评论认为,在北非中东茉莉花革命的大背景下,这一判决是对那些试图效仿阿拉伯民主运动的中国网民的警告。对此,法国时事评论家张伦接受了本台采访,他认为,对刘贤斌的重判显示出中共对其政权合法性危机的恐惧,而暴力打压异议人士的统治做法与时代不符,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从历史的长远角度看,只会加速政权的崩溃。

广告

对刘贤斌的判刑是典型的“以言治罪”

据目前的消息,对刘贤斌先生的这次判刑是根据他的两、三篇文章,判如此重刑,这是典型的“以言治罪”,而且完全是置中国自己的宪法及一系列法律如“粪土”,是官方以自己的利益为考量,将法律视为儿戏和工具化。对中国整个的法制进步、对中国的未来都会埋下极其恶劣和深远的影响。

对刘贤斌先生的重判与中共政权感到的日益深重的合法性危机相关连

对刘贤斌先生的重判应该放在最近这两年中国官方对维权人士、异议人士进行一波新的严酷打压的整个大背景下来看。尽管刘贤斌先生是在这次“茉莉花行动”之前被捕的,但是整体来说,中国官方最近这两年加紧了对异议人士和维权人士的打压,对网络和整体上新闻自由尺度的控制,从大背景来看,是与中共政权感到的这种日益深重的危机感相连的,尤其是面临明年政权权力交接的敏感时期,所谓的要“防患于未然”,要对这些活动人士进行控制,防止社会出现一些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这些都与之有关。当然现在社会的不满也在急剧地增加,尤其是物价飞涨,这都使得官方极其敏感,觉得不采取这样的措施不行的理由。

至于是否与最近中国网上发起的茉莉花革命有关,张伦认为在大背景上有关系,但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刘贤斌先生去年就已经被捕了,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刘贤斌先生被重判的各种征兆早已经出现,但是这次判如此之重,可能与“茉莉花事件”有关系,在整体上是与以上所谈到的中共政权感到的日益深重的合法性危机、对整个社会出现抗议的恐惧、对自己失去对局面的控制相关连。

迷信暴力、打压异议人士的统治做法陈旧过时,只会给中国带来更深重的危机

对于中国政府采取的打压做法所取到的效果,张伦认为,就从阿拉伯世界风起云涌的抗议运动来看,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够靠严酷的镇压、不讲任何程序、正义和社会公正来维持长久统治的,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不满、消除人们的抗议的。所以这样的一些措施,只能激起更多人的反感,激起更多人对官方宣称的依法治国的虚伪、对法律的可信度、对政权所做的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宣誓的反感和不信任。这样只能从根本上更加动摇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所以,可以认为这种做法只能起一时之效,根本上不解决任何问题,而从历史的长远角度看,只会加速这个政权的崩溃。

张伦认为,目前的中国到了一个必须进行重大历史选择的时候,中国官方依然以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迷信暴力的方式来统治如此大的一个国家、这样一个发生着深刻变化、跟世界日益相连的国家,新一代年轻人有着对自由对民主有着更强烈追求的时代相比,是非常过时的、陈旧的、与时不相符的统治方式。从根本上不能解决问题,只会给中国带来更深重的危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