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广东中石化天价酒事件激怒网民

近日,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爆出“天价酒”事件,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举报称,该公司一周内就购买了价值数百万元的高档酒,供个人和职务支配,并贴出了相关的发票照片。发票显示,该公司所进酒水多为拉菲等名贵洋酒。其中,仅一瓶拉菲1996年(750毫升)的无税进价就高达11846元;而另一张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所开的发票则显示,广东中石化一次性就购买了近82万元的茅台酒。毫无疑问,这是在公共舆论空间里新鲜上演的又一场垄断央企的财务丑闻。

广告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就在民众对新一轮的油价上涨怨声载道,并对石化双雄充满反感的背景下,这个消息无疑又将石油巨头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网友也在题为《中石化高层如此穷奢极欲,油价不涨才怪呢》的帖子中说,这些石油企业整天喊亏损,并以亏损之名要补贴和闹涨价,但这么花天酒地挥金如土,又有什么资格一再涨油价呢?

《东方早报》上作者曹林的文章分析认为,毫无疑问,这种穷奢极欲的“公款消费清单”,比什么都能激起公众的愤怒和不满。

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去监管那些私企老总们的职务消费呢?因为那里的产权非常清晰,人家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但国企就不一样了,其所有权属于全民,所以这些国企高管的职务消费必须受到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不能乱花钱!《新京报》上作者舒圣祥的文章则认为,毫不夸张地说,广东中石化高管手中的这一瓶酒,就抵得上普通人家几个月的工薪了。要知道,这些高管是绝不会自己掏钱买单的,所有的这些,必然全部都要转嫁给消费者。因此,他们喝得越多,中石化的经营成本就越高,油价自然也就随之水涨船高了。而这样下去,广大民众以及有车一族又如何才能负担得起呢?!

《南方都市报》今天(4月15号)的社论文章说,据了解,此次被爆出的“天价酒”风波,也不过是内部人员不满于“天价酒水动辄几十瓶不知所终”的领导独断支配,换句话说,该企业的内部分肥,只要还能做到基本的均沾,就不会有内讧,更不会让公众知晓这些垄断企业内部的奢侈与豪华。但问题是,它们都还挂着“全民所有”的旗号,全民却只能无奈地充当看客。中石化此次的“天价酒”风波,如果仅仅局限于个案、个别人的调查与处理,显然是不能清算彻底的。因此,有必要呼吁有关部门启动对中石化进行第三方的独立审计调查,不仅查几瓶酒、几个人,更要通盘计算整个企业的成本合理度。依靠中石化自己去自证清白,终究无法彻底回应公众对垄断企业的诸多质疑。

更何况,这种以现代股份制名目存在却又完全一副机关做派的庞然大物,不管是对全民这个哪怕只虚拟存在的东家,还是对持有其股票的亿万股民,都必须要有个像样的交代。道理很简单,如果腐败超越个别人的范畴,而成为行业甚至体制的行为,公众要为之埋单的款项又怎么会止步于几瓶酒水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