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经济议题为主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发表时间:

为期两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周一在华盛顿举行。虽然早在会前,媒体纷纷披露,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的人权纪录被美方列为一个重点议题,但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对话首日的开幕式上直言公开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仍令媒体感到些许意外。路透社的一篇专稿就称,华盛顿在中国人权议题上明显抬高了调门。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美中在人权问题上存有明显的分歧;希拉里则是更具体地点明,对于近期在中国被逮捕异议人士的命运,美国深感担忧。路透社的一篇分析就认为,在这一轮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美中关系由于中国逮捕十多名异议人士而趋于紧张。虽然中方最近释放了维权律师滕彪,但希拉里及拜登周一的谈话显示,美国仍无意减轻在中国人权议题上的压力。

事实上,在这一轮的中美对话开始之前,数十名异议人士、人权活动家以及维权人士遭到拘押,还有数名异议人士因颠覆罪名遭正式逮捕。特别是艺术家兼维权人士艾未未遭拘禁,更使中国人权问题成为占据西方媒体的焦点话题。美国助理国务卿波斯纳此前表示,美国对中国镇压异议人士极为关切,人权上的争议将不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

除此之外,有报导说,许多在大陆的外国人最近感觉中国的审查和压力加剧,报道举例说,今年2月到4月,至少有60项由美国驻北京使馆组织的活动被取消,其中包括有外国人参加的文化论坛和学校活动等,据称都是中国当局干预的结果。特别是席卷中东及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开始以来,在中国的许多外国网站都受到当局更多的封锁和骚扰。所以有分析就指,这些现象反映出北京当局对西方民主理念可能影响大陆民众的忧心。

事实上,与前两轮的对话相比,第三次美中对话展开的背景已是发生了极大变化。首先就是中东与北非茉莉花革命引发的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浪潮,而311日本地震、海啸与核灾之后,又发生美国刺杀基地恐怖头目本拉登;而在经济上,美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严重,美国经济仍处于复苏非常不力的状态之中,美国政府必须通过扩张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复苏。。。。以上国际局势变化及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此次第三轮对话仍将以经济议题为主。

为期2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前夕,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美国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导致美国出口失去竞争力,并扬言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就将中美最具争议的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市场准入以及美国债务问题引起的争论,列为此次美中对话的三大要点。美方还称,希望中国落实两国高层近期许下的承诺。今年1月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意加强保护软件版权等知识产权,让在华投资美国公司可以竞标政府计划。

虽然此前,盖特纳承认,自从去年6月北京当局松绑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以来,人民币升值超过5%,他甚至乐观地指出,中国经济政策出现积极的转变,但他仍强调,美方需要看到实际政策的持久改革。盖特纳还指出,中国应放松对金融体系的控制,给外国银行、保险业者更多进入的管道,并使投资人购置中国金融资产更加容易。

中国的美国商会此前也指责中国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后出现增长势头,影响美国公司在华利益。中国美国商会公布的2011年白皮书,就敦促北京政府重新审视歧视性的工业政策,尤其是为发展本国科技工业而设置的不公平政策。

美中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天进入更为实质性的第二天。虽然以人权为主的开场的基调似乎与以往有所不同,但实际上此次美国主要目标并未改变,要求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等经济问题仍将为美中高层对话的重中之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