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欧

欧盟:来自中国的危险商品日益增多

欧盟年度报告认为,欧盟市场要防范的境外商品是来自欧盟国际贸易伙伴国家的商品,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中国的商品。被提醒注意和防范的中国商品占所有商品的58%。这也是由于欧盟国家进口的中国商品越来越多的缘故。

广告

 

欧盟委员会昨天(5月12日)发表报告指出,最近一个时期,欧盟有关部门检查出很多来自国外的危险商品。

欧盟周四发表年度报告指出,为了防止不符合标准、对消费者可能造成危险的商品进入欧盟市场,欧盟启动了一个快速预警机制,多亏这一预警机制,将这些危险商品挡在了市场之外。报告指出,去年,欧盟共检测出2244样具有危险性的非食品类的商品。这些商品或从市场货架上撤下,或从消费者手中召回。这一比例比2009年上升13%。

欧盟委员会保护消费者专员约翰∙达利(John Dalli)在记者会上赞扬欧盟对商品检测取得的成果。欧盟认为,欧盟市场要防范的境外商品是来自欧盟国际贸易伙伴国家的商品,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中国的商品。被提醒注意和防范的中国商品占所有商品的58%。这也是由于欧盟国家进口的中国商品越来越多的缘故。

和约翰∙达利一同参加记者会的中国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则指出,保证商品的源头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一件商品往往经手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工厂。这给保证产品的安全质量带来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比如一件灯具,有的生产灯泡,有的生产灯罩,我们很难将产品的问题归咎于哪一个厂家。因此,在入关前检查商品的危险指数变得尤为重要。

支树平指出,企业应该在生产设计产品期间首先想到对消费者是否带来危险性,因此在整个生产链中都要加强监管,不让一件危险产品出厂。支树平还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他同时也承认不符合规格和标准的商品仍有很多。他表示: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强监控和管理。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被检测出有问题或被警告的商品主要有服装及纺织品、玩具和电动车。这三样产品占欧盟2010年被警告产品的66%。

欧盟2004年启用了一套名为“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的消费品质量安全通报机制,用于欧盟成员国分享问题消费品信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