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三峡大坝

中国首次承认三峡大坝负面影响

中国首次承认2008年完工的三峡大坝的负面影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三主持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中下游的水位和航运产生负面的影响。

广告

自从三峡大坝修建以来,中国学术界有关大坝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的争论从未平息,但是,中国官方公开地承认三峡水坝的负面作用,还是首次。

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会议发表声明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声明还称,三峡水坝在论证设计及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解决,有些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

法新社上周引述中国官方中国日报的报道,长江水位近日达到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点,中流最宽的水域不超过一百五十米,近日已有两艘船只发生触礁搁浅事故。上周三武汉上游228公里的水域都被禁止航运。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当局开通了三峡的闸门,以便为下游提供饮水。

中国日报上周也报道说,湖北省目前有四百万居民的饮水供应出现危机,另有87万公顷的粮田丰收受到威胁。
但是,纵观上周中国媒体的报道,没有一家报道将上述危机同三峡水坝的修建挂钩,

而旅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 2008年在中国决定提高三峡水库蓄水位时就撰文指出,三峡水库要抬高蓄水位,就必须减少水库下泄水流量,下泄水量减少的结果就是大坝下游河道水位的下降。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而是一般的常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