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观察

就六四事件寻求全民大和解

发表时间:

六四事件己经过去22个年头。22年来,每逢六四周年,香港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市民悼念集会,今年的六四烛光晚会有15万人参加。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香港六四纪念活动的分析评论。

广告

香港《明报》署名叶荫聪的评论称:“一位香港知识界朋友,在上海碰上一位干部,干部问他:六四已过了那么多年,为何还有如此多香港人悼念?朋友说:若有一天,香港人不再悼念六四,你才应该觉得可怕,因为,这可能表示,平民百姓对这个国家不再有感情,就好像台湾不会有多少人在意六四;到这个时候,香港人爱的只是祖国的金钱,以及北大人的权力。过去20多年来,每年6月4日,可能是不少香港平民百姓跟中国在情感及历史上最接近的时刻。这种连系,超出了经验,所以,有八九年后出生的年轻人要追问成年人这段历史;它也超出了利益,烛光晚会中穿上黑衣的人群中,有不少大陆的港商或专业人士。20多年前的创伤,透过仪式化的活动,当下的身体与心灵与中国相连。”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怡的评论称:“香港人支持平反六四,不仅是出于正义感,不仅因为我们继承孙中山以来的真正爱中国爱人民而不是爱政权的传统,还因为香港命系中国,是因为我们知道,若没有六四就不会有香港今天的困局。六四烛光为中国、也为香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而点燃。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人类对抗强权的斗争,就是记忆对抗遗忘的斗争。’22年强权压制不住的烛光,显示在内地无法公开延续记忆的情势下,香港人在中国唯一仍享自由的地方,延续记忆对抗遗忘的斗争,表现出香港人对正义的坚执和倔强。在中国的强权和财力压境之下,我们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国传统情操。”

香港《成报》的社论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取得惊世进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逐步强盛,人民迈向小康。在这个空前富强、政局稳定的大环境下,我们认为,中国新领导人是时候考虑处理六四事件,并向民众彻底公开全部过程,全部真相。可能有人担忧,公布六四事件,会削弱执政党、现任政府的管治和权威。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的,当年平定政治乱局、稳定社会应该不是坏事,问题只是有些做法并不恰当而已。国家需要稳定的政治局面、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发展经济,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社会稳定,才有今天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政局稳定,才能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这是得到国民认同的。但是,应该指出,在处理天安门事件中出动军队,并造成流血事件,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局。若北京能对六四事件进行认真调查,向国人公布真相,并公开安抚死伤者及其家属,相信对提高政府形象和威望定会起到正面作用。”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这些年来,不乏海内外有识之士呼吁中共当局本诸人道主义精神,就六四事件寻求与人民和解,公安人员接触天安门母亲,是否‘和解’的起步,无法确定,若中共当局真有此意,民间就不应该关起大门。”“六四事件之后,政治改革停滞,中共掌握绝对权力导致的绝对腐化,是内地深层次矛盾的根源。中国目前宛如坐在翻滚沸腾的压力煲之上,若有什么事故发生,已非中共存亡的问题,而是涉及国家民族生机的大事,作为中国的执政党  中共有责任带领人民安然渡过险境。我们认为,由和解到平反六四,是使中国体制从僵化到活化,以适应时代转变和需求的第一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