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经济与贸易

法国媒体看京沪高铁

发表时间:

中国京沪高铁6月30日正式通车, 引发关注, 法国世界报和回声报都报道了这个消息。世界报注意到, 京沪高铁引发的争论和徇私舞弊的背景,但表示, 这是继太空人、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之后, 中国人骄傲殿堂中的又一件新作品。

中国京沪高铁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中国京沪高铁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图片:RFI/Stéphane Lagarde
广告

中国京沪高铁全长1千3百1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线,它正式运营选在中共建党90周年的前夕,第一班车于6月30日下午15点,从北京南站出发,4个小时48分后抵达上海。

法国世界报说,京沪高铁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开通,但原定380公里的时速,却因工程主持人的倒台而降了下来。主持这项工程的前铁道部长刘志军曾雄心勃勃要在2020年之前建造1万6千公里的高铁网络。

刘志军被指控徇私舞弊,操纵中国高铁项目承包系统。他今年2月被以“严重违纪”开除中共党籍,撤销职务。今年年初,山西企业巨头丁书苗比他提前几个星期被捕。丁书苗的公司负责向中国高铁项目提供屏蔽噪音的设备。而这一次反腐打击行动还没结束,仍有铁道部的官员们继续落马。

与此同时,中国铁道部的巨额债务也引发议论。除了京沪铁路项目耗资两千两百亿元人民币之外,中国媒体今年年初引述国家审计局的数字,报道铁道部的债务惊人:2009年为一万三千亿元人民币,现在可能超过了两万亿元人民币。

世界报还说,京沪高铁的豪华仓照片在网上曝光,在人人抱怨物价上涨,生活太贵的当口,也让人气得牙根痒痒。京沪高铁的观光仓类似于飞机上的商务舱,富有的人坐在红色真皮座椅上,在司机身后,可以全景观赏飞逝而去的风景。

铁道部长刘志军倒台后,高铁项目进行了“合理化”调整:为了减少能源耗费和降低票价,京沪高铁的速度被降了下来,有些列车全程用5个小时,有些列车因大站停车,全程用8个小时。车票价格则从440元到1750元不等。

此外,京沪高铁降低速度还引发有关安全的争议。世界报引述香港南华早报披露的消息说,由于京沪高铁轨道的“轨枕”被掺入劣质煤灰,影响到轨道的安全使用寿命。

对于京沪高铁的安全问题,原铁道部科技司司长周翊民今年6月表示,高铁项目不断出现问题,却又经常保密,让他感到不安。他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京沪高铁动车组用的是日本新干线和德国西门子的技术。这些国外高铁巨头曾明确表示,他们出售的车,最高时速为300公里。然而,中国铁道部自己改装后,却宣称他们自主研发的高铁时速为380公里。周翊民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还没有能力建造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

对此,负责建造高铁的中国国营公司反驳说,周翊民退休已经10年,跟不上现代技术的更新发展。对此世界报说,去年秋天,京沪高铁动车组(CRH380)的工程师们曾向世界报记者解释说,他们之所以成功,靠得是整个团队无可比拟的工作热忱。

世界报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建造了5小时连接两大地区的高铁以及沿途超现代的火车站,而中国媒体有关高铁安全的争论,似乎有点遮掩了这一成功的光辉。

另外,京沪高铁沿线地区都期待着高铁带来旅游大潮和商业繁荣。为此,孔子的故乡曲阜市修了一条崭新的大街,连接高铁车站和旅游景点。

京沪高铁的通车还引发飞机票的降价。航空公司为应对高铁的挑战纷纷降价。从7月1日起,京沪航线的飞机票价从不含税的800元降到了不含税的400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