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巴黎华人

温州移民在普拉托扎根的故事

发表时间:

意大利警方6月21日对佛罗伦萨附近时装业城市普拉托PRATO进行大规模行动,查抄70余家华商企业。这是近年来意大利警方怀疑追查华商偷税漏税和非法转移资金的最大一次动作。普拉托是欧洲著名的印染纺织中心,但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式的“意大利制造” 产品的生产中心。随着华人移民,特别是温州华人移民不断进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不仅有中国式的“意大利制造” 产品,也有中国式的“法国制造”,这已经不是新闻和秘密。在今天的巴黎华人节目中,就介绍一位住在普拉托的意大利女记者有关中国温州商人如何把中国经济模式带到普拉托的专著,这本书反映了一位意大利人眼中的温州移民在普拉托扎根的故事,2010年出版的这本书的名字为:《中国冲锋》,作者为Silvia Pieraccini。

意大利古城普拉托
意大利古城普拉托
广告

 中国经济模式在意大利中心地区扎根
意大利女记者在书中这样介绍普拉托:有18万人口的普拉托是一个最能体现意大利历史文化特色的时尚业名城,这里长期是意大利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地盘,也是意大利社会政策完备和进步的地区。从1989年起,中国人开始向普拉托“冲锋”,先是几百人,现在有了4万以上的中国移民,全是温州移民,其中一半是非法移民,他们都在温州人开的制衣厂或公司工作。意大利女记者在书中写道:温州移民在普拉托扎根的故事很棒,因为它不仅仅是在欧洲形成最大中国人社团的故事,而且是中国人及其经济模式在意大利中心地区扎根的故事。

中国式的“意大利制造”
意大利女记者介绍:中国人的“冲锋”是借助普拉托这个时尚名城的名气,跨越式拉近中国廉价经济模式和欧洲远隔15000里的距离。现在每天有上百万件服装由在普拉托的4500家温州人公司生产出来,牌子是“意大利制造”,但使用的面料来自中国,意大利面料价格如果是每米4,5欧元的话,中国面料价格每米就只有0,58欧元。中国面料质量低劣,但经过身在普拉托的中国人廉价之手缝制后,就有了一个让全世界向往的“意大利制造”的牌子。每到周六晚上和周日,来自东欧甚至德国法国的商人们都到普拉托的中国工厂订货,普拉托工业区内各式外国汽车运回中国的“意大利制造”,将以10倍20倍的价钱卖给欧洲各地的消费者。

什么劳动者权利,忘了吧
这种中国式的“意大利制造”服装和时尚产品自然会影响真正的“意大利制造”品牌的信誉,但意大利女记者Silvia Pieraccini关注的更是中国廉价经济模式对欧洲经济的冲击。中国工人每天工作16到17个小时,有的吃睡在车间附近,有的住在条件很差的集体大棚里,一件成衣的工钱只有4,5欧元,一件大衣的工钱只有15欧元。不用说什么劳动者权利,忘了吧,只有市场才有说话的份。普拉托的市长说 : 30000名中国工人就是30000个奴隶。但是当地的“中国第二代人协会”的一位王先生反驳说:并没有人把这些中国人栓在机器上啊,如果有意大利工会的人进来说:我要把你们都从机器上解放了。这些中国工人会问他:你说什么哪?中国人干活是为了养家,为了攒钱,为了将来也能当老板剥削其他的同胞。中国人只是把自己的经济模式搬到了意大利。

中国野蛮资本主义丛林挤垮普拉托当地传统经济
中国人把自己的经济模式搬到意大利,生产出中国式的“意大利制造”,这种中国人特有的野蛮资本主义丛林已经挤垮了普拉托当地传统经济纺织业,中国人初来乍到的1991年,普拉托还有8141家纺织厂,时装公司只有2000家,到了2009年,纺织厂只剩3300家,时装公司却增加两倍。每天有100万欧元被汇入温州银行,中国人在普拉托的年产值达20亿欧元,其中一半被估计是黑色收入。

普拉托当地人失去生计,抱怨中国人的声音越来越强,他们抱怨中国人抱团闭关自守,发出的噪声越来越大,中国餐馆油烟越来越冲,要求中国餐馆标上两国文字,在夜间零点关门,否则罚款500欧元。当地支持“反移民党”的得票率从2009年的百分之四提升到2010年的百分之十。普拉托市长对市民保证每天对一家中国公司进行查账,但照这个速度,还要十年才能把在普拉托的中国企业检查一遍。意大利经济罪警察和海关对152个中国公司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了152个违法案例。但中国公司一发现受到检查,就关门处理存货,再以家人的名字开办新公司。因此普拉托每天都有两个公司宣布死亡。

创立中意良性合作经济模式
只有加强对话才是积极的的办法,普拉托市长说他很愿意对话,但不知可以对话的人在哪里。他在等待中国驻意大利使馆为他提供一个对话者的名单。他的雄心是说服中国人提供他们产品的档次,使用意大利生产的面料,能够创立一个中意良性合作的经济模式。

意大利记者的书《中国冲锋》出版不到一年,今年6月21日意大利警方就对普拉托的70家中国公司进行大扫荡,一共冻结了396个银行账户,没收了183辆车和76处不动产,价值2500万欧元。温州移民在普拉托扎根的故事虽然“很棒 ”地红火了20年,一批温州商人发了财,但这种廉价,作假,违法和与当地人格格不入的经济模式不仅不能得到当地人尊敬,也难让海外中国人骄傲。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