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上海视窗

民间力量:媒体人发起的“免费午餐”运动

发表时间:

7月13日,由资深媒体人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淘宝店上线,其官方网站也正式开通。4月份开始,邓飞和500多名记者,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免费午餐”公募计划。截至7月,“免费午餐”项目共募集资金1200余万元,贵州、湖南、河南、云南、广东等5省的26所学校的小学生已开始得到“免费午餐”。

广告

最近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让红十字会等许多中国官办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遭遇重创,很多人对“免费午餐”这场纯粹民间操作的公益活动的善款运用、监管也就尤为关注。

“免费午餐”项目的创始人邓飞认为,这些机构遭到公众质疑,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透明度方面的欠缺。而“免费午餐”募款过程是透明的,每一笔善款来源及去向均有据可查,再加上公益机构、各类媒体、众多志愿者的开放式参与,运作更加透明。

今年2月份,在和新闻同行的交流中,邓飞吃惊地发现,贵州很多山区小学的学生,因上学路途远、家庭贫困等原因,没有午餐吃,要饿着肚子上课,此情此景让身为人父的他非常震撼。

一项权威调查,中国西部有70%的孩子在上课时会感到饥饿。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高铁大厦不同,西部的许多小学生甚至连午餐都无法保证,身体发育受损,令人感叹。

3月9日,邓飞在微博上发出号召:“我们开始做(免费午餐),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做,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就有一顿饱饭。”3月下旬,在邓飞的号召下,贵州黔中早报联合凤凰周刊、都市快报率先在贵州启动了“2011免费午餐”,希望通过媒体的号召来凝聚爱心,对一些贫困山区学校简陋的厨房条件予以改善。

4月2日,贵州黔西县沙坝小学169个孩子成为“免费午餐”的第一批受益者。当时邓飞面对孩子们宣布:“只要沙坝小学存在一天,免费午餐就继续一天。”

没有公募资格,无法从社会公开筹集资金,是阻碍很多民间公益机构发展的一大致命因素。没多久,500多名记者及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多背一公斤公益基金”先后加入支持“免费午餐”项目,解决了公募资质。

短短两个月,不断有人关注“免费午餐”计划,捐钱捐物。随着项目在各地相继开展,三个月后,项目筹集资金甚至突破1200万。

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免费午餐”项目基金管委会秘书长肖隆君认为,“在没有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真正靠着公众热情捐助达到这个程度,对于大多数基金会来说也是一个奇迹。”

邓飞则认为:“全国有2600万乡村儿童,任何一个孩子饿着肚子上学,都是不可原谅的,我们都要努力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一千万还不够。”

7月13日,“免费午餐”淘宝商城公益店正式上线,“免费午餐”官方网站也同时开通,这是缘起微博新媒体的“免费午餐”项目在互联网方面的新尝试。

“免费午餐”公益店店长廖羽翎是加拿大籍华人,现在专职义务从事“免费午餐”的志愿者活动。

据她介绍,网友可登录公益店来义拍明星的物品,也可直接购买“免费午餐”虚拟产品  该产品单价3元,一月66元,一年600元。所有善款都将通过支付宝系统直接进入免费午餐基金。同时,义拍免除了所有佣金,保证每一分善款都能直接用于乡村小朋友。

对此,邓飞表示,传统媒体的大规模报道展现乡村学童严峻困境,令免费午餐家喻户晓,微博的细密互动帮助免费午餐深入人心,而淘宝网店则可以帮助实现捐款的细水长流,提供了一个理论上近于无限的筹款渠道,确保善款的稳定性,其募款过程的透明性更给中国当下公益活动提供一个新模式。

邓飞说,“电子商务平台的开放、透明、资金有迹可寻,及全民参与的特点,让公益形成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最具影响的网络零售平台与社会公益间的无缝对接,开创了中国民间公益的新模式。”

“免费午餐公益店”也受到了社会各界许多知名人士,尤其是演艺文化界人士支持。

这些人能动员和整合各自社会资源,引导大量名人、明星、主持人上网捐物。邓飞说,一家话剧社决定义卖部分话剧票,支持“免费午餐”行动。类似的捐助私信,他每天都会收到很多。

对于“免费午餐”项目的监督,身为调查记者的邓飞有许多思索。邓飞认为,信息的公开和自由流通是最好的防腐剂。

他说,“诚实、正直和公信是任何一项公益事业的生命和根本”。他和他的“免费午餐”团队承诺,除个人隐私和个人明确要求外,与免费午餐相关的所有信息,特别是善款的来源和去向,都将及时公开,接受社会和民众的询问、监督。

“免费午餐”项目向公众承诺,项目的运行成本不超过捐赠总额的5%。肖隆君说,“而国家相关规定一般不超过10%。”

此前,“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总共7个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媒体人,公益律师,NGO专业人士,“非公募基金会,专业的策划运营,透明又民主,绝对没有暗箱操作”。

按照协议,基金会每月给“免费午餐”学校打款,并在微博公示。

根据受捐学校的具体情况,项目组将选取一名教师代表、一名志愿者代表、若干名家长代表与媒体记者共同组成监督团队。享受“免费午餐”学校的监督团队将安排专人定期更新微博或者发手机短信,通报学生们享用午餐情况,通过信息的畅通防止截留克扣发生。

目前,已经有部分地方政府加入“免费午餐”的支持中。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是首个与“免费午餐”行动签订相关协议的地方政府,当地承担40多个小学的食堂建设,并给每个孩子午餐补贴1元钱。贵州纳雍县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

邓飞认为:“政府对民间慈善的公益力量,能够慢慢接受了,但还是缺乏制度性的支持。最主要的是,教育部已关注这场如火如荼的“免费午餐”行动,目前正在积极调研,酝酿出台相关补助政策。”

邓飞告诉记者,当前很多省份不少偏远地区开始撤村并校,小学生被大量集中,但食堂配套未跟上,孩子们也出现在校忍饥挨饿的情况。“免费午餐”还将在今年9月进入甘肃、新疆、江西、浙江等许多地区,帮助更多贫困学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介绍,国际上,儿童营养计划均作为国家责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先后出台了十几部关于学校供餐的法律,日本同样有专门的法律涉及学校供餐计划。“中国应加快对儿童营养计划的国家立法,建立一整套基本制度,明确儿童的最基本权利。”

邓飞说,“我们先做,然后政府接手完善,将其形成一个长效制度,正是我希望看到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