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科幻冲击中国,思想实验启迪现实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的主编肖伟基向介绍最新一期版面内容。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 RFI
广告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什么?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科幻冲击中国,思想实验启迪现实。当代中国由于阶级矛盾、人口压力、信仰真空,以及政改滞后的局限,各种问题积压,始终找不到化解之道。科幻小说借助「思想实验」,提前预演各种可能性的到来,或许能试错演进,为未来的中国找到解答的可能。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将人类问题推到极致,掀起了中国科幻新的热潮,也激发更多人去思索宇宙、生命、人性等终极问题,并有助中国人从中探索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

刘慈欣是怎样走上科幻文学之路的呢?
在文革中,随父亲一起从北京下放到山西的刘慈欣,和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在青少年时期深受俄罗斯文学薰陶,喜欢列夫·托尔斯泰,但真正影响了他人生轨迹的却是读小学的时候从父亲箱底翻出的一本繁体版《地心游记》,儒勒·凡尔纳的这本经典科幻作品把他带入了一个迷人而好玩的世界。大学毕业后,刘慈欣成为山西娘子关火力发电厂的电脑工程师,理工科的教育背景和专业训练,让他迷恋科学的魅力,并且相信未来更加美好。而他所工作与生活的地方,面对着连绵的太行山,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与热闹,为了排遣生活的无聊,二十多年来,不断读书、思考与写作,也许正是这种简单、安稳和城市保持距离的生活,得以让他能够以超然的视角,俯瞰人类的历史和文明。

中国科幻文学有哪些重要的发表平台呢?
创刊三十多年的《科幻世界》,作为中国科幻作者最主要的培养平台,其实早已创造了多个奇迹,它的命运几乎就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缩影。它培养了刘慈欣等著名科幻作家。但它也曾被当局指为精神污染源,九十年代末才华丽转身,大受欢迎。

科幻文学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科学幻想小说诞生于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二战后转到美国,盛行世界。它同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紧密相连,是目睹了工业文明发展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冲击之后,受到震撼的人们对未来的思索。自一八一八年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开始,科幻引导着人类思想走上了没有边界的未来。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江泽民生死疑云密布,月前推出的官方传记受瞩目,展示江泽民八十年代在上海的领导作风。新市长头一夜睡不安稳,清早赴菜场听巿民抱怨物价「这么贵,吃了成神仙」;为了解巿政规划,他拿着图纸,沿着马路跑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