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国高铁技术“翻车”进军世界雄心受挫

发表时间:

7月23日发生在浙江甬温路段的中国高铁事故造成39人死亡,近200人受伤。这一铁路灾难不仅动摇了中国老百姓对乘坐中国高铁的信任感,还沉重打击了中国高铁技术的信誉。许多国际高铁行业的专家们认为,这场事故使中国高铁技术“出轨翻车”,未来5年到10年中国很难有输出高铁设备的任何机会。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这场特大事故在国内引起中国网民和社会舆论一片愤怒,质疑主管当局在安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急于通车造成人命惨案。而从工业前景来看,许多高铁行业的专家们更是认为,这不仅是一场铁路事故,几乎可以说是中国高铁技术遭遇滑铁卢,不仅今后高铁技术出口难,甚至可能全面波及中国铁路设备的出口,从而使中国今后进军世界高铁市场的雄心遭遇重挫。

据法新社27日发自北京的报道,“7.23”高铁事故发生后,中国铁路工业股票行情大跌。在上海股市,中国主要铁路设备制造商南车集团(CSR)和北车集团(CNR )的股票近日分别暴跌12.5%和13.8%。

在这场事故发生之前,一些专家就已多次对中国高铁的安全性能表示担忧。但是中国主管当局以及高层决策人根本不听专家们的意见,包括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为了向中共建党90周年献礼,也赶在6月底前通车,而这条高铁在通车之后也多次出现故障。对整个中国的高速铁路网来说,温州高铁事故可能只是一个警示,如果不吸取教训,全面检查高铁安全隐患,还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惨案。

根据资料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长达到8358公里,而按计划中和兴建中的高铁项目,明年(2012年)全国高速铁路网总长将超过13000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总长16000公里。可见,中国高铁建造之快,令人难以想象。虽然近年中国铁路发展突飞猛进,但这次甬温线高铁事故却暴露出,中国高铁建设可能存在大跃进式的冒进心理,追求数字和速度,而忽视安全标准。

美国环球通视咨询公司(IHS Global Insight)驻北京分析师阿拉斯泰尔•桑顿(Alastair Thornton)认为,中国“7.23”高铁事故之后,西方国家的决策人很难再把中国视为可靠的技术来源。

东京大西洋投资咨询公司(Atlantis Investment Research)总裁埃德温•莫纳(Edwin Merner)估计,这次铁路灾难之后,中国未来5年到10内根本不可能有出口高铁设备的任何机会,尽管中国的高铁技术是靠引进外国技术做底子的。德温•莫纳指出:“别人会跟你说,你们的列车不可靠,你们的系统不完善,我们怎么能要呢?”

有分析家认为,不仅高铁技术,甚至整个的中国自主发展模式也因这次高铁事故而受到了质疑。由于体制和管理上的弊病,譬如政治因素的干预和官员玩忽职守;加之国企集团垄断各种大型公共工程,从项目上马到竣工,其间的各道程序,包括决策过程、技术论证、技术监督到工程验收,都缺乏透明度。其中,高铁部门就是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譬如曾经被誉“中国高铁之父” 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领导中国铁路建设长达7年,最终因牵涉腐败案而于今年2月被撤职。他主导下的中国高铁营造,爆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除官员腐败之外,还包括铁道部负债高达1.3万亿人民币,而其中急于大举上马高铁项目是造成债务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刘志军去职后留下的高铁摊子,其继任者惟快马加鞭完成,并未检讨遗留的各种问题。

专家们指出,中国高速铁路2007年才投入使用,但中国企业已经要冲出世界,不仅雄心勃勃开始出口铁路设备,还参与土耳其、委内瑞拉和沙特阿拉伯的高铁营造项目。中国两家大型铁路设备制造企业南车集团(CSR)和北车集团(CNR )以及中铁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Group)在本身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也摆出架势,准备在国际市场挑战法国阿尔斯通(Alstom)、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er)和德国西门子(Siemens)这样的西方老牌企业。而据报道,在这次高铁事故中,四节出轨翻车的车厢,其中两节就是中国南车集团制造的。

国际高铁行业专家认为,从出口前景来看,在“7.23事故”之后,中国高铁技术“出轨翻车”,短时间内难以重建技术信誉,估计未来5年至10年内不可能有任何高铁技术设备出口机会。另有业界人士估计,这次事故之后,中国政府可能会暂停一些高铁项目的上马。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