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华世界

王小音教授在巴黎戴高乐中文图书馆现场展示中国民间艺术

发表时间:

应巴黎国际艺术城邀请,目前正在法国首都进行学术考察的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小音教授从事对中国民间扎染和蜡染工艺的研究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7月30日周六,王小音教授应邀在位于巴黎十三区的戴高乐中文图书馆就中国民间艺术做现场展示。利用王小音教授在巴黎的这一机会,本台《中华世界》节目采访了王小音女士。

法广 / 中华世界
法广 / 中华世界 RFI 法广 / 中华世界
广告

RFI : 能否首先介绍一下在本次现场展示中,您以哪种形式进行这一活动呢?

 

王小音:“我非常荣幸这一会有机会去戴高乐中文图书馆做这样一次关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专题展示。客观地说,我非常希望把这样的一次展示活动做成为一个对当天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包括华裔小朋友和当地社区居民-来说,非常直观的、非常有效果的一种形式。把他看成是一堂课。我不是只介绍一些好的作品。我会介绍好的作品,这些作品从客观上讲,都是我的学生的作品。这样就可以让参加当天展示的一些学生觉得自己也能做得这么好、那么棒。”中国民间印染其实是一种历史非常非常悠久的中国民间艺术瑰宝。他特别有中国文化传统的魅力。即有造型语言艺术上的内涵和独特的语言体系,艺术语言的体系。另外,他也特别适宜于表现中国文化当中的某种精神。所以,我想这么好的一个项目,而且,我个人也对此研究了蛮久的时间。来巴黎有这么一个机会,向巴黎民众做介绍。对我来说,我期望要做的非常直观。让法国人可以非常明确地从自己的作品当中觉得中国民间艺术的确不一样、的确好、的确美。所以,我把它设计成一堂课。通过这堂课,介绍些好作品给他们。然后,我会告诉他们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之处。并通过这些介绍,做一些技巧的掩饰。通过技巧演示之后,我相信这些孩子,包括华裔小孩和法国孩子,都能非常明确直观地感受到。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我期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以自己最独特的方式,来告诉大家扎染艺术真的很美。所以,我整个设计是把它作为一堂课来做。根据我自己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我自己的个人研究,应该说,这是非常有趣,非常生动的。而且,也会很有效地传达到我们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情感,这是一种中国人的情感。和我们试图通过这样一堂课,传达给法国人民,中国人民对美的、对艺术的传统认识。。。”

 

RFI : 整个展示持续多长时间呢?

王小音:“应该就是两个小时左右吧!按照我的经验,这就够了,可以达到效果。因为,扎染和民间印染当中还有的蜡染、蓝印花布这些项目相比,相对来讲,其制作的工艺程序还是比较复杂的。另外,它对环境、对工具的要求也比较高。哪个步骤出问题,都会有不可预知的一种,或者说非常差的一种效果。而且时间也来不及。但唯有扎染基本上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对课室、对工艺技巧的一种非常紧密的掌握或控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两个小时绝对可以完成。每一位学员都可以有两到三幅的小作品完成。而且,两三幅当中,一定会有一幅让自己感到非常的满意。”

RFI : 哪扎染这种中国民间艺术,都使用哪些材料呢?

王小音:“材料也都是我们生活当中非常常用的、多见的。比如:纯棉布、陈年纱线,还有针。因为一般多见的技巧:一个是缝针法 – 即走针走线的方式。但还有一种是折叠。还有一种是通过折叠以后做捆扎。还有一种是包裹法。不同的方式,都会有一条通过老师简洁明了的讲解,都会有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这在教学当中都能体现出来。”

RFI : 你本次在法国做学术考察,除此活动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安排?

王小音:“还是会有一些的。整个其实是一个项目。戴高乐中文图书馆还有一个讲座。也是由我去做。这是一整个系列,关于中国传统艺术。讲座的主题是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中国艺术家对空间和时间的立场。中国艺术家的观念。因为我一直在做传统艺术文化的研究。这也是最近几年我做出比较多研究成果的部分或内容。。。我在个人教学和个人研究当中,经常碰上这样一种现实,就是西方和东方彼此之间互相的误读。其实这个误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了解。由于不知道和不了解所引起的误解,对彼此互相欣赏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这次的项目我已做了很久的时间了。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有相应的大学学术交流上,我都做过这样的讲座。效果非常的好。这也就是说,国外的听众,国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通过这样一个专题讲座,真的能够有顿悟。原来中国艺术家对传统绘画的立场和观念和西方艺术家的立场和观念是不一样的。对空间的处理,对时间的处理,大家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知道了不一样的所在,这样彼此的理解就有了相当的深入度。也就会彼此真正的欣赏。这对文化沟通,国际理解等等,从艺术来说,都是非常好的途径。”

RFI : 这是您最近几年在做中国文化推介中所体会出的中西文化差距是吗?

王小音:“对!这个差距完全可以弥合。通过介绍其实都是可以弥合的。人和人之间有问题,其实就是因为不知道。但当你告诉了他以后,这种感情,彼此再一起解读艺术作品时的情感会不一样。而且理解的深度和对文化的认识深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