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周三是中日去年东海撞船事件发生一周年的日子。日本官方电视台NHK周三早上播出他们的记者最近到福建了解一年来牵涉事件的中国渔船和船长詹其雄的近况。现身在电视画面上的那艘日本观众熟悉的渔船停泊在港湾已一年;记者敲开詹其雄的家门时,詹其雄母亲说,政府经常来人。好不容易到二楼拍摄到詹其雄本人时,詹其雄拒绝采访,表明要等公安来人再说,结果公安人员来时,连摄像也被禁止了。

广告

在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撞船事件一周年前夕的周二晚挂电话给中国总理温家宝,作为新上任的礼貌致意并对中国协助日本救灾致谢,野田也表示继续与中国加深战略互惠关系的意向。温家宝邀请野田尽快访华,野田回答希望找双方都合适的时机去。

但撞船事件以来一年,事件发生时日本海上保安厅拍摄的录像不仅至今还在日本网络上热播,而且中国渔政船13次出现在东海钓鱼岛附近、两次被日本指责侵犯领海,提出抗议。日方巡逻舰警告退出和中方渔政船强调是在执行正当的护渔任务的喇叭争吵声,每一次都说明着战略互惠无存。主管钓鱼岛(日本叫尖阁诸岛)海域的海上保安厅第11管区本部长真岛洋最近在记者会上强调说:“东海撞船事件是在日本领海内发生的犯罪行为,本部当时采取了毅然的对应措施,并在此后一年里包括每天巡逻在内,持续着冷静的警戒态势。”他说,7月7日,海保厅以国际邮件向中国船长送出了要求赔偿日本巡逻舰的修理费1429万日元(约19万美元)的“告知书”,但没得到中国船长答复。

在日本,谁都知道日本的赔偿要求对中国毫无约束力,但谁也认定中国渔船与中国海军直接有关。“渔船上有人手持摄像机侦察日本防卫状况”、“詹其雄是中国军方出身的特务”等等,使得中日撞船事件以来一年,中国渔船或渔政船,在日本传媒、舆论看来,都跟中国中国军舰一样。撞船事件后一年,如果不算前首相菅直人没访华的话,中日可算是恢复了首脑交流、国防交流等正常关系。但一年前还强调中国的发展是机遇的日本,现在已明确说迅速增强的中国海军是地区最不安的因素。新外相玄叶光一郎也这么定调,他在上任记者会上说:“外交是非常冷酷的世界,尖阁诸岛不存在主权问题”。

玄叶没从事过外交,与野田一样,他也是日本执政民主党内新崛起的少壮派。民主党少壮派的外交思想可说前外相前原诚司便具备了代表性,即非常坚定的日美同盟现实路线。不仅民主党,自民党的少壮派也一样。06年倡议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前自民党的首相安倍晋三也是这种立场。因为对日本来说,坚定的日美同盟无疑最有利日本防卫、外交,是政权省心、省力,可专注内政的保障。

日本是没战略的国家,也不需要,只要跟着美国走,过去几十年发展得比美国还安泰,未来十年、八年也不至于不安全。安倍之所以没倡议中日建立“经济互惠关系”,可能是提醒中国对日本要有战略。可是5年来中国对日本也没战略,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远离美国、接近中国的外交主张令他成为日本首个因外交失败下台的首相,这个教训让只求延长政权的菅直人从没打算访华。NHK周三说,野田希望今年内访华,但中日撞船事件一年来中日在东海的纠纷依然不断,而且去年撞船后,内阁府的民意调查显示,国民对中国感情隔阂,改善关系需要更多时间。
虽然日本谁也不否认中国经济对日本的重要性,但中日稀土贸易纠纷至今被视为撞船事件的余波,加上合作开发东海资源也名存实亡,日本国民越来越看穿,中日连经济互惠关系都谈不上。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