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美国国会辩论是否制裁人民币

发表时间:

美国参议院昨天稍晚以79票对19票表决通过一项决议,将就今年的「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展开为期一周的辩论。该法案允许美国政府针对压低货币补贴出口的国家课征反补贴关税。而这一法案被认为完全是针对中国货币人民币。这个法案被高票通过,也意味着参议院同意中国人民币问题进入辩论议程。参议院归结说希望透过对北京当局施压使人民币升值,进而创造美国的就业机会。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就程序而言,因为让该提案进入辩论的程序表决在参议院强势通过,本星期周末在民主党占多数的参院应可顺利过关,但是由于该法案在白宫以及经济界存有很大的分歧,最终是否也能获得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的支持仍属于未定之数。

美国政界及经济界将随参议院一同进入辩论,参议院希望能够提供法案依据,使美国财政部针对一国货币的汇率失调,将可以在90天内对这个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相比现行法律,这一标准没有那么精确。现行法律要求提供被惩罚国存在故意操纵汇率的证据。此前,美国汇率立法和所谓的“汇率战争”今年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分析说,随着寻求避险的投资流动推高美元汇率、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二次探底的机率大幅上升,再加上巴西最近也提议修改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允许对来自汇率低估国家的进口实施关税。这些背景让美国坚持认为人民币应当为美国经济衰退承担相应责任的保守力量,决定对人民币出手。

重新质疑人民币的参议院法案,不仅把人民币再次推入受检视并有可能受惩罚的境地,也把中美两国关系置于紧张。尽管经济分析指出美国国会议员们通过此举能将外界对美国经济萧条的部分指责转嫁给另一个国家,对经济缓解压力有一些帮助,但是这一辩论以及最终惩罚人民币的前景还是给白宫带来压力。

事实上参议院绝对多数的表决结果,显示参议院的民主党人已经向保守派屈服,尽管对该法案的反复重提已逐渐不那么极端,最早的法案要求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全盘征收关税。这一法案被认为刺激贸易紧张,引发贸易摩擦,这对与美国政府而言并不是缓解经济压力的国际宽松环境。

不过,奥巴马政府今天并没有针对参议院的表决做出反应。法案将给美国政府巨大压力,莫过于将被迫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引发各种制裁。 已经有分析指出,参议院表决与辩论,催化了美国总统大选选战辩论形势,中国人民币提前进入大选的争论议题内容。共和党有可能首先加入辩论行列,领先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已经采取了一套指责中国的竞选纲领,从而在共和党内进一步把自由贸易的观点边缘化。政治压力之下,奥巴马的回旋空间大大缩小了。

人民币的币值究竟被指控认为减少了多少,评论有分歧。美国认为人民币至少被人为低估百分之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人民币币值被大幅低估,但确切的低估幅度则难以确定。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指控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令美国损失了280万个就业岗位。但一些人质疑人民币升值不会令美国的就业机会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增加,因为大量制造业工作机会将会转移至亚洲其它国家。

中国人民币今年遭遇更大升值压力,今年小幅升值被批评仍然不够。美国金融压力,欧元危机,导致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度减缓。而且,因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与人民币压力远景,客观上带动美元更加成为第一避险硬通货币,实际走强,人民币汇率则顺势也随之下降。

中国今天强烈反对美国讨论制裁人民币,威胁将引发贸易战争。中国却不能阻止美国国会的讨论表决。尽管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由来已久,人民币总是巧渡难关。这一次人民币是否面临真的惩罚,各个经济评论已经预测人民币升值的麻烦。美国媒体引述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指出,中国的币值调升,首当其冲的当属对外贸易。他举例说,去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最大宗是电子机械设备,总值908亿美元。若人民币升值40%,美商就要多花360多亿美元进货,为保住美国市场,中国企业就须自行吸收这360多亿美元的成本,冲击之大可想而知。他还说,今年第2、3季人民币加速升值,已经对外贸产生威胁,加上近来欧债、美债风波影响,如趋势不改变,第4季对外贸易甚至有可能出现下滑,重演2008年第4季金融海啸时的情景。

人民币被迫升值对中国有没有好处呢,好处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就认为,历史上日圆大幅升值,让日本企业自90年代起敢于并购美国企业;一旦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中国企业而言,不失为拓展海外投资的良机。去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开始加快,让中国热钱有机可以乘机转往海外投资,预料今年的数字还会增长。

但是,中国经济压力与政治和社会相连。中国国内通货压力持续不减,价格增长严重,引发普遍不满。中国当局此时需要维持经济增长,不要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贸领域滑坡失业,需要维护各种稳定,来为统治营造和谐条件,这才是重中之重,相比之下,强势人民币支持的海外扩张并没有成为战略首举。这也说明为什么中国各个方面一齐严厉谴责美国制裁人民币的法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