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普京访华与中、俄合作关系

发表时间:

俄罗斯总理普京周二起展开对中国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普京宣布参选俄总统以来的首次出国访问。中俄两大邻国多年来一直谈判不休、悬而未决的天然气价格问题能否取的突破性进展;另外,此时正值中美关系再次趋于微妙之时,普京作为明年俄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出访中国,其中包含明显的政治、外交意味,这些都使普京此次发访华格外引人关注。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普京周二会晤了中国总理温家宝,中俄并举行第16次总理定期会晤。会晤期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关于在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的备忘录。此外,普京还发表声明说,俄罗斯打算与中国在现代核能领域发展合作。普京在与温家宝举行会晤后表示,“我们将在核能领域更加紧密合作,并且是在世界最现代化科技基础上,考量所有可能的风险,将风险降到零。”

关于其他领域的合作,目前俄中两国在科研方面进行合作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前景的项目。普京认为,双方在水力发电以及研制代替能源方面存有合作的未来。普京同时透露,双方商定扩大人民币和卢布结算范围,包括在贸易活动以及相互投资领域。

根据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双方将努力在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提高到2000亿美元。目前双边贸易已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水平,预计今年将首次突破700亿美元。

虽然中国官方媒体称赞普京此次访华“将标志中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但中俄两大邻国多年来一直谈判不休的天然气价格问题,迄今尚未达成任何突破性协议。在此次访华期间,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将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会晤,双方将试图缩小阻止中俄签署30年期天然气合约谈判中的分歧。

11日早些时候,俄副总理谢钦曾对外界表示,俄对华供气价格方面谈判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俄将沿西线每年向中国供应至少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双方将在两周内确定天然气领域合作发展“路线图”的细节。谢钦对记者表示:中俄两国政府就未来俄罗斯出口至中国的天然气价格谈判取得"重要"进展。他还表示,将与中国就中方石油欠款支付达成原则性协议。但有媒体报道,俄罗斯国有能源巨擘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此前称,他将不参加正式谈判。这被媒体解读为中俄能源谈判不太可能取得突破的信号之一。

有分析指,莫斯科和北京频频展示兄弟般的善意关系,但艰难的天然气谈判显示双方互不信任,特别是俄罗斯方面。

然而,除了能源与经贸合作,由于普京此次作为明年俄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出访,外界对其访华的政治意义则多了几分解读和猜测。

中国国内一些分析认为,普京此次访华看似常规的总理间会晤机制的履行,但是实际上的意义非同寻常。在当前世界经济依然面临金融与债务危机威胁的背景下,中俄两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关系,有着特殊意义。因为这种合作不光对于中俄两个大国本身应对挑战提供了一种合力,而且对于全球经济形势从长期效应而言,也可能起到一种稳定作用。

中国国内一些学者也注意到,此次普京的访华,正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相对混乱、美国与欧洲麻烦缠身的背景下,中俄两个大国的继续走近,加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相互倚重和需要,对外界来说肯定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不过,西方媒体一般分析认为,虽然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俄在国际事务中需要相互合作,莫斯科和北京进来也频频展示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但双方艰难的天然气谈判显示,中俄之间仍存有分歧与隔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