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从印-越南海合作开发协议看南海主权争议

发表时间:

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周二刚刚在北京就南海问题达成协商谈判基本原则协议,周三,正在印度访问的越南新任国家主席张晋创就在新德里就两国国家石油公司在南海海域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签署合作协议。如果说越南与中印两国先后签署协议有两面手法、左右逢源之嫌的话,印度与越南不顾此前中国外交部的高调警告,正式签署南海合作开发协议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中国与周边国家围绕南海有主权争议海域的紧张关系不仅没有缓解,而且随着长期游离于南海主权争议之外的印度的介入,问题有更加复杂化的倾向。在大国地区竞争的同时,争议涉及国家似乎也正加紧合纵连横。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南中国海部分岛屿的主权争议主要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和台湾。自今年5月以来,中国与越南和菲律宾之间的争议紧张升级,各方先后组织军事演习甚至一度引发舆论对发生军事冲突的担忧。越南政府忽而立场强硬,忽而呼吁和平对话的同时,首都河内连续数周发生周末民众反华抗议示威活动。菲律宾政府则一度公开表示,美国有责任军事协助菲律宾解决南海争端。越南和菲律宾两国领导人曾先后赴北京接触,磋商。如果说危机暂告平缓的话,争议并未完结,紧张关系依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越南与印度周三正式签署的合作开发协议格外引人注目。

印度希望与越南合作开发南海油气田的意愿此前早有显露。自今年9月中旬,就有媒体报道,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有意与越南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南海两个油气田。消息一经传出,中国外交部立即作出反应,警告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

越南与印度周三签署的协议当然显示中国的警告并没有奏效,但是,它更显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南海主权争议正日益加入地区大国在亚洲的博弈与较量。印度原本并不是南海岛屿主权争议涉及的国家。与越南签署南海油气田开发协议当然有其经济利益考量。国内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推动印度寻求扩大能源输入来源。在过去10年,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一直与越南开展业务,其投资占印度在越南投资总额接近一半。但是,作为亚洲地区另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印度对越南合作的兴趣并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南海有主权争议岛屿可能的石油矿藏当然具又相当的诱惑力,但是,在南中国海及印度洋,印度和中国一样,不仅觊觎着可能的能源,更关注着对做为海上运输枢纽的马六甲海峡的主导控制能力,以及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大国地位。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印度即启动了“东向政策”,从东南亚到东亚,甚至整个亚太地区,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与规模。周三签署的印-越南海合作开发协议只是双方在能源、安全和经贸等领域广泛合作协议的一部分。

越南与印度无视此前中国的反对而签署南海合作协议也体现印度的“东向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越南以及南亚其他涉及国家面对中国不断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势力,谋求地区联合的努力。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面对地区争议的高调介入与反应,以及中国加强和扩充海军力量的努力,中国政府此前和平崛起的理论越来越难以让周边邻国对可能的中国威胁释怀。仅是自今年中国就南海争议与邻国关系紧张升级后,越南、菲律宾先后与美国联合组织军事演习。在与北京接触、磋商,以暂缓危机的同时,菲律宾也一方面谋求与同中国在东海油气田开发存在争议的日本加强合作,就“亚洲地区海洋安全问题”举行磋商;另一方面,于9月底召集东盟十国的海事专家,举行首届东盟海事法律专家会议,提出将南海划分为无争议区域和有争议区域、有争议区域由所涉及国家合作开发的建议,并明确提出降低中国“在南海越来越多的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美国近年来也开始向亚太地区启动战略转移,以抗衡中国在这一地区不断加强的影响。在巩固传统合作的同时,今年9月美国也在旧金山与澳大利亚举行外长和防长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希望各国能在南海享有不受阻挠的航运自由。而且,近年来,美国已多次就南海争议呼吁有关各国合作解决争端。

中国就南海问题与周边地区的紧张关系在大国博弈演习中变得更加复杂。中国虽然一再强调希望和平解决争议,但是,前提是南海岛屿为中国主权所有,但中国愿意通过谈判与他国合作开发。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中国不承认有主权争议。中国的这种立场与周边国家的差异不言而喻。多年来,有关各国不断签署的各种和平解决争端、以及南海问题行为准则等文件难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就势所必然。

从这个角度说,印度与越南刚刚签署的南海合作协议显示中国已经日益难以在双边谈判的框架下解决南海争议。面对亚洲邻国的联合努力,中国还体现智慧,以避免冲突激化升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