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

六中全会今召开商放宽民办文化限制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今(15日)起一连四天在北京召开,主要讨论文化体制改革,预计18日会议完结时会发表公报,有专家预期,公报会确定中国综合文化建设体系的目标,甚至可能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以及放宽对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制。

庆祝华西龙希国际酒店开幕典礼上展出的一头由纯金打造的金牛,重达1吨、价值高达3亿多元,(约300万欧元)。2011年10月8日。
庆祝华西龙希国际酒店开幕典礼上展出的一头由纯金打造的金牛,重达1吨、价值高达3亿多元,(约300万欧元)。2011年10月8日。 沈眉 摄于华西村
广告

六中全会于15至18日在京西宾馆召开,与会的三百多名十七届中委和候补中委将首次讨论文化体制改革,开会前夕,安赫尔特.捷孚凯.罗伯国家形象指数(Anholt-GfK Roper Nation Brands Index)12日公布,中国的国家形象指数在三年间由全球50个国家排名26爬升至2011年的22名,落后于发展国家之首的巴西两个「身位」,而中国形象改善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以及政府投入巨资举办北京奥运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并大幅增加宣传费用。

对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许传玺认为,全球竞争大趋势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国已具备条件,把文化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提升国际竞争力。不过,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赵胜军向英文《中国日报》表示,宣传和公关手段只能是提升中国形象的辅助工具,真正提升须增强经济实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房乐宪更指出,建立良好国家形象需要更长久而多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政府对国家的有效管理能力,切实保护公民权益,利比亚撤侨便是一个良好例证。

但对于以枪杆子和笔杆子起家的中共,文宣工作从未放松,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向《南方都市报》指出,预期公报或将确定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全民族的文化文明素质、文化软实力等综合文化建设体系的目标。另外,公报亦有可能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并对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订定明确时间表。

文化体制改革自2003年在试点城市展开,但至今未完成,即使文化部的上化产业中,亦只完成了一半,至于非公有制的单位,成功比率较高。

不少专家认为,改革核心应是营造公平的市场规律,让民营企业享有国有企业的待遇,上海市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清泉预计,全会将提出放宽对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制,让国有和民营机构平等竞争,但相信不会一下子全部放宽。

不过,观乎当局在开会前数天,已将上访者聚集的地方「清场」,令他们从国家信访总局、北京火车站南站北广场等聚集地上失去踪影,是否预兆着大会对自由的界限?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