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湄公河流域

中老缅泰四国就“10.5”血案召开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

今天(10月31日)上午,为“彻底查清”13名中国船员10月5日在湄公河国际水域遭枪杀案,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警方负责人在北京召开“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

湄公河
湄公河 图片来源:Đức Tâm
广告

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泰国副总理哥威,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当斋,缅甸内政部部长哥哥率团出席。

中国官方称,会议的目标是“尽快彻底查清中方13名船员在湄公河水域遭枪杀案件,推动建立中老缅泰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效,维护湄公河流域航运安全秩序,确保四国船舶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CCTV的报道,上午的会议上,四方达成多项共识,包括“尽快侦办中国13名船员的遇害案件,在湄公河流域加强执法安全合作,加强情报信息交流,开展联合巡逻执法以及共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等”。

10月28日下午,中国媒体报道,泰国警方宣布,对“10.5”湄公河血案的调查取得进展,泰国陆军第三军区9名军人(包括一名少校、一名中尉)向警方“投案自首”。

云南学者董如彬认为,“说自首貌似一厢情愿”,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军方长官押着9人去接受警局调查,9人则否认警方杀人抛尸的指控。

董如彬质疑,“哪有自首而又不认罪的,那自首个什么内容?”在他看来,中方急于了结此案,给国人一个“说法”的意图很明显。

此前,据《新闻晨报》特派泰国记者的报道,泰国警方负责刑侦的副总监批西少将对中国记者透露,“警方现在怀疑除了这9个人之外,还有更多的人会是同谋或者参与者,我们会继续追查下去。”

熟悉东南亚问题的资深媒体人尹鸿伟提出,“更多的秘密需要解答:这些泰国士兵为什么要对13名中国人下此毒手?是出于毒品利益之争,还是为了迫使中国人退出湄公河航运利益?如果被害的中国船员中有人涉毒,那么他们的幕后老板又是谁呢?”

有泰国媒体猜测:杀害13名中国船员的9名泰国士兵是受金三角缅甸诺坎贩毒集团的指使;除泰国士兵外,还有其他人参与这起谋杀案。

“10.5”血案后,泰国军警对泰国媒体放风,称是一起普通的涉毒案件,并暗示与佤邦军阀有关。

如果不是被杀船员家属在天涯社区上发出船员被残杀的照片,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而被“栽赃”的佤邦戏剧性地找到“目击者”反击;泰方完全可能将此事作为跨国悬案,“不了了之”。

分析人士认为,案发后,最容易的侦察方向无疑是在10月7日即可提取枪弹,收缴当日值勤军警枪支进行弹道金属学检验,即可弄清楚案件大致情形,传讯相关人员。

但事实上,案件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10月24日,在泰国处理此事的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忽然高调表示,“案件发生在大白天,又非一人所为,在湄公河上,河里有船、岸上有人,作了案想销声匿迹,杀了人想瞒天过海,那是办不到的”。

有分析称,张新枫的表态,似乎暗示中方掌握了部分相关证据,并向泰方施加压力,几天后,泰国军方就交出9名涉案者。

泰国警方负责刑侦事务的副总监批西少将对中国记者透露,9名泰国军人是在其上级军官的带领下前来自首的,“这9个人是当天的行动小组,所以今天前来自首。”

“10.5”案发后,泰国军警封锁了清盛码头,当时有分属不同部门的三只军警部队(陆军突击队,湄公河水上警察,清盛地方警察)在场,因此,有分析认为,自首的九人很可能只是直接涉案。

“10.5”惨案后,泰国警方在遇袭船上起获价值约2000万人民币的冰毒。

有分析称,“如果军方起获该毒品,人赃俱获,不至于不留活口。如果只是负责运输毒品,船员充其量只拿到运费,无须陪命,泰国军警更须拘押船员以获得线索,顺藤摸瓜,绝不至于杀害全部船员。”

泰国军方在泰国地位超然,并曾发动政变推翻现总理英拉兄长他信的民选政府,因此,有中国网上舆论怀疑此案背后有泰国国内政治背景。

此外,尹鸿伟提出,“假如惨案真由毒品引发,那些新型毒品的来源地就很可疑了,案发地为诺坎的势力范围,他与魏学刚都曾经均为坤沙的部属。”

据他的分析,“这些地方的头目地盘意识很强,凶手肯定是有组织的,不会是临时组合。既然大白天敢在诺坎的地盘上行动,不是他的人就是得到他认可的人,否则他一定会干预。”

在尹鸿伟看来,“指使这些凶手的幕后人物,仍然需要进一步关注,不能完全依靠中国官方的消息发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