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中国式骚乱样本,浙江湖州织里抗税风暴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 RFI
广告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什么?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浙江湖州织里抗税风暴,中国式骚乱样本。浙江湖州织里镇对服装加工业者征收「机头税」,税金从三百元突涨至六百元,安徽籍服装加工店抗税表示不满,征税人员暴力征收引发群体骚乱。骚乱参与者人数众多、身份各异,从烧毁警车到打砸商店,「抗税」发展成社会洩愤事件。当地人也分发钢管,反击安徽人。骚乱中武警保持克制,但记者採访受到压力与干扰,安徽安庆政府派员赶来安抚八万名安庆民工,但深层矛盾依旧,无法化解。

机头税是什么呢?

实际上,这是税项中的个人所得税,因每位机工在一台缝纫机上作业,就变成了当地人所说的「机头税」:二零一零年,每个机工三百元,到今年一下子翻了一番,涨到六百元。

这次发生抗税风暴的浙江湖州织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织里是一个以纺织、制衣为主打的产业集群镇,超过一万两千家与童装生產相关的大小工厂落户在这里,年销售额已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这个湖州小镇容纳了三十万居民,湖州本地人只佔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由於织里为外地打工者提供的工资水平很高,重庆人、河南人,乃至更远的新疆人,都不远千里来到织里打工。在这支庞大的打工队伍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安徽人。

学者对这次抗税事件有什么看法呢?

机头税引发湖州骚乱,学者反思中国税负问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樊勇认为,税负高低并无绝对标准,但是高税率必须与更好的福利相对应。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别的内容吗?

本期亚洲周刊还分析最近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台湾和香港两地引起的热潮。青春,是永恒的话题,电影《那些年》呈现许多怀旧的象征符号,展现台港两地一股新的怀旧情怀,抚慰认同感流失的空虚,并善用社交网络,让「那些年」成为一种概念,穿透台港两地,面对著尖锐社会问题下的集体焦虑。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