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舆论关注电信联通两巨头遭反垄断调查

中国宽带接入的价格近年来饱受诟病,但却一直居高不下。11月9号,国家发改委证实,其正在就价格垄断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调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事实成立,两家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11月9日中新网)。据悉,这条消息一经报道,上述两家公司的股票当即高台跳水,显示资本市场对此很忧虑,担心两家公司的利润因之而大幅下滑,其运营前景也不明朗。

中国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
广告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不过,这对于广大消费者,特别是数亿网民来说,则是一桩天大的喜事。红网上作者江德斌的文章说,假如此次两巨头的垄断行为被证实,它们除了面临巨额罚款之外,还将被迫开放宽带资源,或是进行业务拆解,从而使得宽带运营商的主体增加,并通过竞争来降低用户的宽带费用。另一方面,从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网速太低,根本就配不上宽带这个称号,只能算是“窄带”而已。由于现在是以光纤网为主,理论上网速可以达到很高,但在运营商的有意控制下,接入户端的带宽过窄,流量非常小,一旦区间上网人数过多的话,就会频频出现拥挤掉线的现象,令网民们叫苦不迭。

文章又说,电信和联通垄断中国宽带接入市场的格局,早就是客观存的事实,因此,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两巨头垄断行为被坐实的可能性极大。至于处罚力度,则要看情况而定,不过,对于民众来讲,最关心的并不是处罚金额,因为二者都属于国企,所谓“罚款”不过是左手倒右手,徒具象征性罢了。民众最关心的则是网费能否因此而降低,网速能否提高,这才是反垄断的最大意义,必须让消费者获益。

也有评论说,昨日,经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证实,自今年上半年发改委接到举报后,已经着手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据了解,如事实成立,两家运营商或将领到《反垄断法》出台三年来的首张罚单,其额度有可能达到数十亿元。

南方都市报今天 (11月10日)的社论说,通信行业作为中国七大国有资本垄断行业之一,一直处于高度垄断状态,在宽带接入领域,95%的互联网国际出口宽带、90%的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99%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都掌握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中。通信行业的这种高度垄断状态,还使得中国的互联网接入速度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有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但是,平均每秒1兆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市场不能充分竞争,坐享渔利的两大通信企业却让网民为自己每年高额的利润埋单,这种不公平的交易行为已经延续了多年。另一方面,包括通信、石油、石化、冶金、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在内的几大高度垄断行业,不但因为阻碍竞争,从而造成消费者的负担加重,而且因为垄断企业的高额利润和失控的收入分配监管,加剧了整个国民收入的不公平程度。据财新网此前的报道,在去年11月25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并购年会上,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会长邵秉仁透露,目前七个垄断行业职工占全国职工人数的8%,而工资和福利收入却占全国总额的50%以上。

因此,无论于国于民,破除上述几大行业垄断的呼声已是此起彼伏、人心所向。

文章又说,在反垄断方面,从态度严厉的欧盟到同样频频启动反垄断调查的美国,《反垄断法》都是一柄最重要的利器。但在中国,由于立法上给了规模庞大的行政垄断以可乘之机,从2008年8月1日实施《反垄断法》以来,消费者对通信、石油、电力等行业的反垄断起诉均未获得正面回应。这些兼具自身领域的庞大资源和副部乃至部级待遇的垄断国企,在应对仅仅来自民间的反垄断声音时,完全可以做到充耳不闻。

此次由国家发改委启动针对两大通信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固然值得称道,不过我们更关心的是,在行政层面是否真正拥有一个独立的、服务于反垄断调查的组织和力量。否则,如果没有切实的反垄断力量作为后盾,仅仅因为行业内部博弈而促成的一次反垄断调查,恐怕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