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国有条件救助欧元区计划受阻

发表时间:

由于欧洲拒绝了中国所提出的援救欧债危机的条件,致使中国出资协助欧元区化解危机的意愿陷入僵局。周五各大媒体都纷纷转载了路透社上述消息。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说,中国曾表示愿意向陷入欧债危机中的欧洲提供帮助,以此换取欧洲支持中国取得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较大影响力以及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市场经济体地位,中国开出的其他条件还有取消欧洲对中国的武器禁运。消息说,由于三项条件中的一项遭到欧洲方面的拒绝,中国有条件金援欧洲计划受阻。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据说,透露有关消息的两名人士都对此事有直接了解,其中一人还与中国领导班子有关系。路透社分析认为,就中国提出的三项经援条件而言,欧洲支持中国扩展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影响这一条应最为简单,因为欧洲联盟各国领导人已于上月拟定一项计划,将透过货币基金支持的投资工具来充实紓困基金的资源。但当欧盟领导人了解到,中国出资援助欧洲是以扩大中国在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决策参与权以及加快人民币成为该基金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单位为条件后,欧洲断然表态拒绝。

分析认为,如果扩大中国在基金内部的决策权,就必须减少欧盟的席次,甚至可能淡化美国的影响力。由于美国在基金内的表决权比重大,所以美国享有实际上的否决权。

路透社引述与中国领导班子有关系的消息人士说:中国愿意帮忙,但我们不是慈善机构。他还表示,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为财政困难国家提供协助时,也都会提出条件,中国采取相同作法,没有不合理之处。

据悉,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对中国至关重要,因为货币
基金的单位是一篮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圆和英镑等,都是全球贸易结算使用最多的货币。如果中国的人民币加入这个一篮子通货,将减损美元的全球影响力,并有助于防堵通货膨胀助长的外资内流现象,而中国中央银行负有冲销内流资本的责任。此举也将象征性地提高人民币地位,并凸显中国在国际货币制度运转中扩大决策权的愿望。这也许是欧盟乃至美国所不乐见的。

事实上,进入11月份,欧洲似乎加快了促使中国经援欧洲的行动。10月最后两天敲定的欧元区纾困基金扩容之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负责人克劳斯‧雷格林就造访北京,就北京有可能提供的资助进行商讨。而就在几天前,法国总统萨科齐也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话,以争取中方的支持。此后,又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出访北京。。。对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负责人克雷格林争取中国主权财富的努力,欧洲一些媒体就认为,欧元区不需要中国的救助。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欧元区当前的危机,不在於整个货币联盟的外部融资,而是在于内部的各种不对称。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就是要对这些不对称进行匹配。另外欧元区虽深陷危机,但却处于对外收支平衡状态:它的进口额与出口额基本相当,资金流入额也与资金流出额相当。在实力较强的成员国的担保下,该基金将筹集私人部门资金,输送给难以在市场上融资的某些国家政府。

而在政治上,北京如按照欧洲表现出的绝望程度,开出与之相称的价码,会更让欧洲难以接受。欧洲方面认为,即便是获取某个经济上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样的条件,对欧洲来说,也是一个高昂代价。如果中国投资带来凈资本流入,欧元走强将导致欧元区贸易表现恶化。如果中国投资被私人部门资本流出抵消,那么中国只是替代了本可由欧洲储蓄者提供的融资。这两种情况对欧元区都没有任何好处。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忙碌穿梭于俄罗斯、中国和日本,试图寻求拯救欧元区的“灵丹妙药”。事实上,欧元区就如同一位重症病人,即使欧洲与中国等达成经援的协议,也未必能拯救欧债危机。治愈欧元区国家病症还需“标本结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