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美中争夺亚太势力范围战

发表时间:

东盟和东亚峰会在印尼结束之际,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发表分析与评论美国和中国在亚太地区较量的文章。奥巴马昨天结束对亚太地区这一被认为是中国势力范围的区域为期九天的访问,美国卷入这一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争端,就此十字架报特派巴厘记者德莱斯特指出,华盛顿在亚太地区以制衡中国的面目出现。世界报特派记者布鲁诺飞利浦的分析文章围绕“中国和美国之间在亚洲的互不信任”展开。

广告

美国在亚太以制衡中国面目出现

十字架报文章指出,美国总统开完巴厘东亚峰会,结束对亚太地区的九天之行,美国外交几乎主要关注中东十年之后,奥巴马此次亚太之行标志着美国重返中国势力范围区域。奥巴马首先在夏威夷主持了有21个国家参加的亚太经济论坛(APEC)峰会上,推出其“跨大西洋伙伴”计划,呼吁跨大西洋伙伴国构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世界上两大经济强国中国和美国在亚洲争夺势力范围的较量已经开始。为了制衡中国与日俱增的雄心壮志,已经在日本和韩国拥有军事基地的美国宣布海军陆战队将进驻东南亚的大门  澳大利亚。另一个紧张的的根源则是美国插手东南亚地区某些国家与中国之间在南中国海主权上的争执,中国则警告坚决反对任何霸权主义行径。

美中在亚太的较量

有关争执的关键问题在于,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台湾以及马来西亚和文莱之间对南海主权的争执也是经济性的。每个国家都要求南中国海上某些岛屿的主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南中国海有时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而且是个已经发生暴力冲突的区域。中国要求所有南中国海及其所有岛屿的主权,中国这一立场令东南亚国家恐怖,对美国采取立场表示欢迎。美国也选择了这一时机宣布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下个月访问缅甸,因此美国又一次向中国表明,北京不能独揽缅甸问题。
十字架报特派东亚峰会记者文章最后写道,上述这种紧张的气氛并没有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巴厘就经济问题举行会谈,而在美中领导人的会谈上,奥巴马又一次提到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美国外交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

世界报特派东亚峰会记者的文章认为,目前所发生的一切,就像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正在设置冷战的机制,背景则是争夺亚洲势力范围战争。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发紧张,近日以来,早在上周六(十一月十九日)巴厘岛东亚峰会召开前夕,已经开始目睹亚太两大强国之间的舌战升级。
一位美国总统第一次亲自出席这一东盟峰会期间的东亚峰会表明美国对该地区的重视非同小可,美中之间的竞争恰恰又是在三分之一的贸易交流和一半的石油与天然气供应的必经之地  亚洲大陆之上,而这一竞争又由于一个该地区几个国家久远的主权争执而凸显激烈。
美国卷入南海主权之争的理由是美国认为在太平洋所发生的一切也是美国的事务,而中国则认为有关主权争端应该通过相关的国家以双边谈判的方式解决,因此,问题处于僵局。

危机使第七个欧洲国家政府下台

今天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中心议题围绕欧债危机对西班牙选举,法国政治以及对企业和就业所造成的影响展开:西班牙昨天举行的立法选举不出所料右翼把西班牙社会党赶下台,这是自从今年年初以来,第七个欧洲国家政府被经济危机拉下马,法国大众化报纸巴黎人报认为西班牙肯定不会是把政府赶下台的最后一个国家,强调指出,危机是一切风雨飘摇。费加罗评论西班牙右派获胜为向右转的西班牙海啸;解放报把西班牙立法选举中获胜的拉霍伊说成是西班牙的新国王;回声报说西班牙右派把握危急关头的西班牙大权;论坛报说西班牙民众对选举中胜出,曾鲜为人知的人物拉霍伊热情并不很高,但是陷入危机悲剧的西班牙人已经顾不了许多。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