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周末文摘

百姓税负苦 官员怎感知

发表时间:

10月26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以童装加工知名的织里镇发生群体性事件,童装加工企业的税收社会化征管过程中,代征人员与外地业主发生纠纷,因处理不当,最终引发了抗税事件,高峰阶段的围观人员多达数千人。在此之前,因为中小企业生存困境艰难,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动议要出台减税新策。织里抗税五天后的31日,财政部出台了65号、66号部令,启动了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减负政策,如销售货物增值税的起征点从月销售额的2000-5000元调到5000-20000元。

广告

网上的《公民月刊》刊出聂日明的一篇文章:织里抗税的遗产:降低税负没有退路。文章说,对于个体工商户性质的小型与微型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利好。进而,我们要再问,这个政策能有多好?我们认为,利好有限。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建账水平有限,税务征缴部门难以用销售额等从量从价征收方式,定额缴纳、本地机构包税成为普遍的征税方式。以织里为例,当地的童装企业的税制实行的是定额核定、从量征收,2010年每台机器征收343元,2011年每台征收620元,并且征税权委托给社会化代征机构,亦即包税制。在这种制度下,税务部门对征多少税有着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其次,增值税与营业税仅是中小企业负担中的九牛一毛,除了林林总总的税及附加费与基金外,还有年检、卫生许可、牌照换证、报刊等行政收费与摊派,提高起征点很难有效降低税负。从疲软的宏观环境与复杂的社会形势来看,政府财政增支的任务还很重,以财政部的立场来看,减税只可能是象征性的,中央及地方政府不太可能真正的推进“结构性减税”。

作者指出,高税负、二次分配不公等税政痼疾已经严重透支了社会稳定,相当多的社会信任危机都是这一痼疾的结果。例如,织里事件中的外地业主对本地富裕业主小轿车的打砸,发达城市的本地居民对外地居民的仇视,社会普遍的仇富心理,对开发商的痛恨,对知名企业家不慈善行为的指责。这些背后隐含的都是对自己生存境况的不满意,深切地感觉到自己没有赚到钱,所以他们把气撒到富人身上、撒到开发商身上。为什么赚不到钱,以中国劳动力当前的平均工作时间及努力程度,这是完全不正常的。毫无疑问,问题是出在政府身上,税负过重及税收的再分配不合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政府不仅在宏观资源配置机制及再分配机制的公平性上无所作为,还成为主要的既得利益者,在初次分配(征税)和再次分配(财政支出)的制度设计上把政府利益作为主要的考量。

文章说,在税政的设计上,税务部门也尽量避免与纳税人直接接触,大量地采用间接税、价内税及代征代缴,使得普通纳税人无法切身感受自己所缴纳的实际税费,亦无法得知最终的税收归宿是多少。例如以企业为征税主体的增值税等一系列间接税,其最终承担者无疑是纳税人,而直接税中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一般是由机构代扣代缴,烟酒、奢侈品、燃料油中的消费税亦采取价内税的方式,普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价格中的税率之重,甚至高达80%。

危险还不止于此。高启的税负,为纳税人带来的苦痛,需要有渠道来释放,例如实际收入以超过税收增长的速度提高,也可以是让其拥有抑制高税负的抗增税权利。但在当前,这是一种奢想,超税率的高收入增长是不切实际的。而在抗税权利与声音上,除了学界纷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