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中国

回归14年香港人认同「中国人」创12年新低

香港回归已有14年,但尽管政府加强向学生灌输党国意识浓厚的国民教育,而电视台每天都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但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香港人自认「我是中国人」的比率,为12年来最低;认为自己是香港人的,却升至10年新高。

香港中联办建筑。
香港中联办建筑。 网络DR
广告

学者认为这个现象反映香港人对北京镇压异见分子、涉嫌幕后策划在香港选举中种票以及李克强高调访问香港都促使港人产生逆反情绪,从而缺乏对身为中国人的认同感。

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28日公布最新的一次调查发现,当被访市民可在「香港人」、「中国的香港人」、「中国人」、及「香港的中国人」四者中选择自己认同的身分时,38%称自己为「香港人」,17%自称为「中国人」,25%自称为「中国的香港人」,而18%则自称为「香港的中国人」。换言之,63%认为自己是广义的「香港人」(即回答「香港人」或「中国的香港人」),34%则认为自己是广义的「中国人」(即回答「中国人」或「香港的中国人」),43%则选择了「香港人」和「中国人」的混合身分(即回答「中国的香港人」或「香港的中国人」)。

对比历次同样性质的调查,这次只有17%的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2000年以来的新低。港大民意调查子回归后定期就香港人身份认同问题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在12月12日至20日之间进行,有1016人参与这次调查。

港大民意计划表示,由于「香港人」、「中国的香港人」、「中国人」、及「香港的中国人」四者可能意识重叠,四择其一未必能够反映各项身分认同的强弱,因此,民研计划一早就以0至10分同时测试市民对「香港人」及「中国人」的认同程度。2007年6月开始,民研计划把香港巿民身分认同感的研究扩充,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身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亚洲人身分」及「世界公民身分」4个单独测试项目。及至2008年12月,有关研究再度扩充,加入巿民对不同身分的重视程度评分,再以几何平均方式计算各种「身分认同指数」。

而最新的调查发现,认为自己是「香港人」的有79.1%,占最高比率,其次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的有72.5%,余次是「亚洲人身份」的72.1%、「中国人」67.9%、「世界公民身份」67%,最后才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身分」的61.1%。

主持这项调查的钟庭耀博士说,这个趋向可说是与中国近年经济发展背道而驰,因此个中原委必定是经济之外的问题,但他拒绝进一步解释这个现象。

但浸会大学社会系首席讲师梁汉柱认为,最近发生的连串事件或许使得香港人不甚认同中国人的身份,他举出的例子包括最近区议会选举的种票丑闻,市民认为或许与中央政府有关,此外北京镇压艾未未等异见人士,亦招惹港人抗拒。他又说,李克强8月访问香港时发生的不愉快事件,都影响到港人对大陆的印象。

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钟剑华指出,北京奥运等盛事过后,港人民族自豪感淡化,加上近年发生刘晓波及艾未未等严重践踏人权事件,多处地方又爆发官民冲突,大陆人来港抢购奶粉以及孕妇冲急症室等现象,更影响香港人本身的生活,使港人产生逆反情绪。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