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清华大学报告吁凝聚民众共识重启政改

今天(1月9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社会进步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发布的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该报告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主笔撰写。报告呼吁,“以政治体制改革再造社会活力”;在民众参与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用“公平正义”凝聚改革共识。

中国上海庆祝中共建党90周年宣传广告牌2011年6月21日
中国上海庆祝中共建党90周年宣传广告牌2011年6月21日 Reuters 路透社
广告

“体制改革已经陷入困境,可以说是个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被搁置,政治体制改革尚未进一步推进。”需要警惕“石头摸上了瘾,”连河也不想过了”。

今天(1月9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社会进步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发布的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该报道网络版很快被网络监管部门下令删除。

报告指出,新的世纪走完10年后,有人则认为改革已经终结,已经死亡。“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特征是改革,90年代的特征前期是改革,后期是开放,而最新的这10年,维稳则成了最基本的基调。”

对此流行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另一种认为:是改革处于停滞甚或倒退状态。

孙立平等学者认为,中国现在最需要警惕的,是“转型陷阱”。

“转型陷阱”指的是,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定型化,形成使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由此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
“现在中国的改革困境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已经改不动了’。在改革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现在的问题是,可能是摸石头摸上瘾了,连河也不想过了。”

“转型陷阱”下的体制,以权力与市场的奇异结盟为特征。“往往是权力与市场手段的交替结合使用,在权力手段方便的时候使用权力手段,在市场手段方便的时候使用市场手段。”

报告分析,在既得利益群体崛起的过程中,“官倒”、国企改制、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房地产热、企业上市融资……既得利益集团迅速支配了土地、矿产、金融资源,涉及遍布全国的基础设施、城市开发、公共工程、农村水利建设以及能源、电力、通信、制造等重要行业。

报告承认,目前中国变革社会的现实动力已经越来越微弱。“转型陷阱之所以能成为‘陷阱’,就是因为此时的体制已经对遏制变革作出了周密安排,资源垄断日益严重、利益集团坐大、社会控制愈益严密。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已经完全没有变革的动力。”

“目前对改革停滞的不满在增加,变革的要求也在凝聚,另外,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圈子在不断收窄,许多群体被甩出圈子之外。这都是进行变革的现实动力,问题是如何将这种潜在的动力变成现实的动力。”

报告认为,可能走出“转型陷阱”的道路只有三种:一是由政府实施改革顶层设计,并有相应的力量推动;二是利用现有可能的因素推动社会力量的发育,使社会力量成为打破现状的动力;三是在矛盾和危机推动下的被动改变,“但这要取决于既得利益集团的自省和觉悟”。

报告呼吁,以四大措施是推动改革。首先是,“汇入世界主流文明的方向”;以政治体制改革再造社会活力”;在民众参与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用“公平正义”凝聚改革共识。

报告最后呼吁。“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中国最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能够正视既得利益格局,冲破既得利益格局,打破‘转型陷阱’的逻辑,走出目前僵局与困境的勇气。”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