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中国

德兰修女血液圣髑落户香港 中港教徒齐纪念

因奉献一生为穷人服务而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真福德兰修女(又译德雷莎Mother Teresa),辞世十五年后,她的「血液圣髑」今(5日)晚起永久安放香港位于荃湾的葛达二圣堂。日后除了香港天主教徒可以在地朝圣外,经自由行来港的中国内地教徒亦可透过德兰修女的遗血纪念她的事奉精神。

这是修女们2010年8月在加尔各答纪念德兰修女百岁诞辰的资料照。
这是修女们2010年8月在加尔各答纪念德兰修女百岁诞辰的资料照。 路透社
广告

安放德兰修女「血液圣髑」的感恩祭今晚由候任枢机汤汉主教主持。罗国辉神父在《公教报》以《德兰修女圣髑莅临香港的反思》撰文称,珍藏真福德兰修女的「血」别具意义,因为她的血已与基督的宝血融合为一:为「穷苦者」呕心沥血。

届时,一小瓶的「血」将供奉于葛达二圣堂靠近苦路十二处的墙上,象征德兰修女与教徒一起瞻仰耶稣,一起渴求爱和人灵。

德兰修女1997年蒙主宠召,于2003年册封为真福品,其血液圣髑在册封仪式中呈献予当时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另一血液圣髑则安放在罗马圣若望拉脱朗大殿,供信徒朝拜。

教会人士通常会在圣人临终或死后,立即提取其血液或头发,甚至衣服碎块作为圣髑,并在册封真福时向教宗呈献,另外亦可与世人保持联系,但近年向圣人遗体提取圣髑的教会已越来越少,而教廷亦收紧了分发圣髑的过程。

德兰修女1910年在南斯拉夫出生, 1952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设立第一所贫病垂死者收容所,让临危病患者有归宿,获得「加尔各答的天使」美誉,并在1979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1993年获香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