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焦点评述

中俄为何在叙利亚问题上投否决票

发表时间:

联合国安理会本月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使决议草案未能获通过。除俄罗斯和中国外,安理会其余13个理事国投了赞成票。这一决议草案由阿拉伯联盟国家提出,并得到美国和欧盟的支持。决议草案谴责叙利亚政府镇压反政府示威,并要求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交出权力。这是继2011年10月4日中俄共同否决针对叙利亚的决议草案后,安理会有关叙利亚的决议草案再次未能获得通过。

广告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称,安理会中的某些国家自去年三月开始以来就不断破坏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机会,试图在叙利亚强行推动“政权更迭”、支持反对派上台、持续煽动国内冲突。他说,付诸表决的决议草案未能充分反映叙利亚目前局势的实际情况,向叙利亚有关各方发出了一个“不平衡”的信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解释性发言中表示,同不少安理会成员一样,中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片面向叙利亚政府施压,预断对话的结果,或强加任何解决方案都无助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复杂化。李保东说:“但遗憾的是,上述合理关切未被采纳,在各方仍有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强行推动表决,无助于维护安理会的团结和权威,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因此,中国对这一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

美国和欧盟国家纷纷谴责中国和俄罗斯就叙利亚问题行驶否决权。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莱丝批评俄罗斯和中国的决定“可耻”。她说,中国和俄罗斯的做法显示两国打算“出卖叙利亚人民以及庇护一个懦弱的暴君”。法国外长朱佩指出,中俄的行为使国际社会在叙利亚问题上陷入瘫痪。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也门反对派人士卡尔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谴责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反对票的做法。她说:"这两个国家对叙利亚国内发生屠杀事件承担人道和道德责任。他们的做法是助纣为虐。"安理会秘书长潘基文也表示,安理会失去了一次帮助结束叙利亚危机的一致行动的机会。
有分析指出,中国之所以否决上述决议草案,是吸取了利比亚的教训,为防止利比亚的一幕在叙利亚重演,就必须阻止联合国通过阿盟提出的叙利亚政权更迭的决议草案。另外,中国与俄罗斯要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保护其自身在中东的重大利益。因为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等中东国家都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已建立同盟关系,中国与这些国家充其量只是维持着石油贸易关系而已。唯有叙利亚才是中国在中东的主要盟友。当中国在国际上受到西方批评时,叙利亚始终站在中国一边。

这种关系也反映在经济往来方面。2011年,中叙双边贸易额达到30亿美元,其大部分贸易额都来自中国对叙利亚的出口,而叙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石油。目前,中国在叙利亚的中资企业有20多家,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材建设等大型国有企业。如果叙利亚发生战争,或者是巴沙尔政权下台,都有可能危及中国的投资,甚至使中国失去一位重要盟友。

就在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有关叙利亚决议案动用否决权之际,美国重量级参议员、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在第48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警告中国说:“阿拉伯之春即将来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则回应说,中国和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实行的政策不同,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高,“中国出现阿拉伯之春”是幻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