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王立军事件喧宾夺主 人大代表要求公布真相

发表时间:

北京的两会吸引着众多的眼球,因为今年是中共政权全面交接之年。在秋季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中共总书记易人之前,所有可能登场或下场的政治人物在北京两会上的表现都倍受关注。权力交接之年事情本来繁多,今年与往年更不同的是重庆的王立军事件延烧到了北京的人民大会堂。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昨天,迫于两会的气氛,重庆市方面首次开口,对王立军事件的始末做了一点轻描淡写。不过,他们的做法尽管是为了大事化小,但气氛仍然不轻松,因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背景绝不一般。而且,今天从香港媒体传出的消息更严重,胡锦涛已在内部表态:王立军是一个叛徒。

现在,在北京开会的人大代表似乎也受不了王立军事件遮遮掩掩的情况,他们要求尽快公开这一事件的真相。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程恩富发言说,“王立军事件发生以来,受到海内外极大关注,成为像温州动车事故一样的公共事件”。但是,这位人大代表批评当局迄今没有公布这一事件,只让大家凭着蛛丝马迹去猜。他质疑“我们这些人大代表对此事有没有知情权?”

王立军事件的不寻常之处就在于事件的主人公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培植的亲信。薄熙来要在十八大上最后一搏,打入中共常委会,但是就在2月初发生了震撼海内外的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领事馆事件。王立军“破釜沉舟”之举给薄熙来的政治前途抹上浓重的阴影。还在两会正式开幕之前,薄熙来会不会出席两会,王立军事件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说法,就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非正式话题。

王立军是在被宣布不再兼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之后不几天进入美国领事馆的,身居高位的王立军为什么要紧急出走?他究竟预感到了什么样的威胁?不少分析指出,王立军的保护神薄熙来当时陷入两难选择,只好抛弃了王立军。薄熙来为什么要抛弃王立军,因为王立军是薄熙来重庆打黑的急先锋,抓杀了一大批人,包括薄熙来在重庆市的前任汪洋以及贺国强提拔起来的人物,文强就是其中最显赫的一位。重庆打黑为薄熙来奠定了名声,但也招来“黑打”的恶名,就是批他不顾法律程序,说抓就抓,说判就判,有点毛的手段。薄熙来这种为挺进中共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会铺路的强人做法,招致中国法律界普遍的批评,也得罪了另外一些强势的人。王立军就成了这种政治角力的牺牲品。上边要整王立军,其实要打击的是薄熙来,来头不小,薄熙来只好撇开王立军。但是,薄熙来绝对没有预料到,王立军会出此绝招,进入美国领事馆。有些分析人士认为,王立军非这样做不可,否则就会被悄悄地消灭。

从这两天的情况看,薄熙来如期出席两会,并在人大主席团位置上就座,但他显然失去了锋芒,表情凝重,无言无语。而另外一个常常拿来跟薄熙来做比较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却在两会上兴致勃勃地谈论改革。与此同时,出席两会的重庆代表团,逐渐放出有关王立军事件的官方说法。

重庆市长黄奇帆昨天首次公开谈论王立军事件。他谈话的内容包含几点:一,否认外界传说的曾下令出动警车,率领数十人包围美国领事馆;二,承认自己进入了美国领事馆,与美国总领事和王立军进行了两三个小时的谈话;他解释说,如果王立军长期呆着里面不出来的话,就不是一个一般的思想矛盾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甚至是国际政治问题,会形成外交危机;三,黄奇帆说王立军最后是他们说服以后自己走出了美国领事馆;四,关于王立军被谁带走的问题,黄奇帆也有交代,他的原话大意是,出来之后,国家安全系统的人员要去做一些调查研究,也理所当然。这句话与外界所传的王立军被北京来的安全人员带走的消息基本符合。

问题是,按照黄市长的说法推导,只要不是长期呆在美国领事馆不出来,就仍然是一个思想矛盾问题,那么,王立军是主动走出来的,是不是就没有构成一个政治问题。现在看来,黄的说法是靠不住的。只不过是想大事化小,欲盖弥彰。
据本台香港特约记者的报道,香港『南华早报』从中国全国政协会议上得到的消息是,胡锦涛上周末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告诉政协委员中的党代表:王立军是一个叛徒。而且,同一来源的消息还说,重庆县级以上的干部在前天(3月4日)已被告知,王立军背叛了国家。

这个消息虽然无法确证,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所透露出的信息是,王立军事件引发的高层权力斗争更趋激烈。王立军出走最初被指“精神紧张”“需要休假”等等,假如王立军最后被北京当局定性为叛徒,性质就很严重,对薄熙来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目前来看,北京中央似乎要放薄熙来一码,这似乎是无奈的。因为薄熙来在中共党内、军内也有一股势力,要想把他在中共领导班子换届之年整倒,恐怕需要大动干戈,弄不好两败俱伤。但是,把薄熙来与王立军撇清,并不等于薄熙来无事,至少王立军这颗炸弹是在薄熙来手上爆炸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