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北京希望拯救雷锋战士

发表时间:

毛泽东时代的英雄人物-雷锋,迎来逝世50周年纪念。中国官方有关擢升这位忠诚英雄的运动引发年轻一代的嘲讽;中国刑法改革草案将于下周获正在举行的人大会议通过。在本项改革草案中,警方的权利依旧过高;中国主席胡锦涛主张维持西藏“社会稳定”。这是周末版的法国不同日报围绕中国话题分别关注的焦点内容。

广告

年轻一代不屑雷锋的英雄事迹

今天出版的《费加罗报》刊载该报驻京记者报道指出,每年的3月5日,雷锋的人物形象均会得到突出报道。特别是今年,雷锋逝世50周年、中共又面临领导人换届之际,这位英雄人物的纪念活动更显其特殊意义。

然而,很长时间以来,雷锋成为受到质疑的人物。许多中国人甚至怀疑他的真实存在,至少有许多人认为:他的高尚情操以及他的日记是在林彪统帅的指挥下重新塑造和撰写而成。今年,媒体得到的指令,是赞扬雷锋的无私品行。但是,网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人,却揭露这样一种借用过去式人物的做法不符合中国社会现实。官方《中国日报》却认为,去年10月发生的小悦悦的悲惨故事,反映了现代版雷锋的存在。学者们却在他们的博客上表示:以学雷锋的方式与国家“道德沦丧”的现象展开斗争的立意是良好的。然而,这种方式却已过时。

中国刑法的肤浅改革

《世界报》在国际新闻版页的一篇报道中,刊出该报驻北京记者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人大3千多名代表周四审议刑法改革草案的情况。报道说,这项草案将于下周人大闭幕式时投票表决。这是有关草案的第三稿、也是最后一稿。各方关注的核心,是草案第一稿中涉及国家警察权限的立法条款。例如:对一些“碍事的人”实施被“强制失踪”的做法。2011年3月,在中国 “茉莉花运动”的系列镇压中,异见艺术家艾未未曾失踪3个月的事实,向世人展现了中国警方的这一手法。

本次修正草案中,将“被监视居所”等情况通知家属的内容列入其中。但在“非正式临时拘押”时,仍需按“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罪”等分别对待、处理。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 Po)在北京的一名教授指出,修改草案是为了监控警方在调查阶段的过高权限,然而,新的法律却达不到此一目的。她认为,通过修正草案,中国法律界人士25%的要求可能获得了满足,却并未获得可以在刑法与律师之间有分岐的情况下,上诉的保障。

胡锦涛主张维持西藏“社会稳定”

周末版的《解放报》在国际短讯栏目的一篇短文中,报道了中国主席胡锦涛周五在人大会议外,会见西藏代表团时强调,必须维持西藏的“社会稳定”。《解放报》指出:中国一号人物十分了解西藏,他曾在20多年前,对拉萨的暴乱实行了毫不手软的镇压。这种做法对他在仕途上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很多藏人表示,不再愿忍受对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以及他们的文化的镇压,也不愿再忍受日益增长的汉人的统治。然而,对他们而言,3月份是一个敏感月份:1959年3月,他们的精神领袖达赖喇嘛步入流亡之路,步行穿越喜马拉雅山抵达印度,生活至今。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