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周末文摘

雷锋何以高调复出

发表时间:

今年,中国官方的“学雷锋”动作之大与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官方强力推动,媒体紧锣密鼓,学雷锋、雷锋精神等“历史熟语”,再度成为现实中的高频词汇,不时被官方、官媒所强调。联系以往在“学雷锋”方面本有所“淡化”的现象,不少人疑惑并发问:在学雷锋活动“高调复出”的背后,究竟存在何种背景与成因呢?

广告

网上的《公民》刊出黎明的文章:雷锋何以高调复出。文章就认为,其实不存在任何新被发现的、不同于大众以往体验的新背景、新情况。我们置身的社会现实背景,我们的生活背景,并不因“雷锋系列概念”的变更而改变,也不被某种“弘扬活动”所规定。

文章说,社会保障不公与缺位,生态环境恶化,特权侵害,腐败溃疡,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恶性犯罪频发,诈骗与各业作伪,食品与药品问题……在诸如此类现象组成的现实背景中,人际关系似乎“相毒互害”,人人难免都有或强或弱的不安全感,对“社会道德水平”的评价,自然只会低、不会高。说白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若不明指“社会缺德”,那也会指向“他人缺德”或“某群体缺德”。

近年之“背景”以及对人心之影响,大致如此。淡化 “学雷锋”的背景是这,高调“学雷锋”决策的背景也是它。

但对“学雷锋”的解释和预期、估价,随时而变也自然而然。去年一年间发生的对公众刺激性较强的事件,似乎也加重了决策层对“道德危机”的忧虑。老人跌倒后敢扶不敢扶、该不该扶?遇到有人被车撞伤,管还是不管?连这都成了激烈争论问题;两岁女童小悦悦在佛山连遭两车碾过,一段监控视频显示多名路人依次经过却未施援手,让无数人直击了“社会冷漠”与“道德沦丧”之严重程度;西湖救人的“乌拉圭女侠”,似乎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国人的“侠气”不足……

应该指出,这些事例,并非社会道德“更加沦丧”的铁证。这些事例的信息传播,都和技术条件的改变有关。此类现象能够及时呈现在公众眼前并被高度关注,对“提升道德”还是不可缺失的助力因素  自发的民间传播,开启“自我教育”的过程;此条件下,民间自发开展着所谓的“学雷锋活动”。

在尔虞我诈与“互害互防”的人际氛围中,大家更向往、憧憬“人类美德”。这虽显得有些奢侈或过分,按说,强调“不做恶”才更具现实意义。但,正是由于这种“幻想”的存在,我们社会才有提升文明的希望。“雷锋”,其实是个其他品牌难以企及的特大品牌,对现存的如此强势、如此普及的“品牌资源”,许多不挑剔的“求善者”,也难免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顺势拿来一用。

“雷锋”是个筐,与时俱进地装。“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用当时诠释的雷锋精神,可以培育红卫兵,煽动仇恨,加害于贤良与无辜者。其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提法被严厉批判,因为那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而现在,据官方提法,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风尚,就是“学雷锋”的目的。“老雷锋”虽说更像一尊神,但那时的“雷锋神”和所有学他的先进典型,都无法成为慈善家,只因大众无法在维持简单生存的同时,拿出自身不需要的财物救助他人,个人行大善的条件,在那时根本不具备。

文章认为,多数学雷锋与人为善的杰出人物,并非接受过最多“思想教育”和学过“先进理论”的人。抱持“当好人”理想,做善事、追求真善美的人,在我们社会中也有很多,其中不少最底层的“草根”,以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为代价为他人造福,其善念善行与艰难令人唏嘘。

他们“行善”,或因个人有过某种生活体验,或出于宗教、信仰因素,或身体力行学习某前辈亲人,甚至不排除存在难言之隐等特殊原因,而所有个人原因,以及包括庞大民间志愿者救灾队伍在内的所有善举,都可以被官方纳入学雷锋活动,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而民间我行我素并不在意,不会”与官争功”或“与官争善”。

文章说,指出这一点很有必要:当代博大、强劲而含混的“雷锋品牌”,并非全由体制内力量构建。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体制内变化多,而在民间,借名借势的“雷锋内涵”,素来比较浅显、明朗,相当于“与人为善”和“做好事”而已。再说具体一些,民间理解的雷锋精神,不过“普世价值”,如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扶危救困等“人间正道”  这种“精神内涵”,因不变而常新,因普适而恒远。

官方高调宣示“学雷锋”之后,坊间出现一种强音,道是“让领导先学”。各界领导人士或“成功榜样”,对社会道德水平升降的作用自不待言,此议,说明公众之“学术头脑”与政治觉悟、现实精神均不可小觑。官员如何“与民争善”?或许这才是更重要的议题。

另外,《公民》还刊出北方可可的文章,题为“此雷锋非彼雷锋”。

文章说,从上个世纪中叶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国人“学雷锋”可谓半个世纪坚持不懈,这主要是因为官方的直接推动使然。然而,近些年来,“学雷锋”活动的形式化、走过场就不断遭人诟病,甚至在前几年还有过这样一条新闻报道:有一家中国安全套制造商在其一款产品的包装盒上印上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配有雷锋手持钢枪的标准肖像,还加上另一句话  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从这种明显带有揶揄、戏谑、嘲弄意味的“创意”,我们就可以窥见“学雷锋”活动的真实情形了吧。

文章说,所谓雷锋精神,有些或许是可以学的,有些就的确值得商榷。比如雷锋的所谓“螺丝钉”精神。雷锋说他要做一颗螺丝钉,“拧到哪里在哪里闪亮发光”云云。想想看,这是不是过分强调了一个人被动服从、永远都被支配(或者被奴役)的一面,从而使人成为一台“精神机器”,不要有任何个人主观愿望。每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如果都如此这般被别人或者某种政治力量主宰而活着的话,那生命本身还有意义吗?这实际上就是官本位、组织本位、政治本位的典型表现无疑了。一个人的欲望无非包含两个方面:肉体的和精神的(思想)。试想,如果人成为一颗“螺丝钉”,那岂不是行尸走肉一具?谈什么民主、自由、人权这些普世价值又有何意义?

再来说雷锋以“钉子”精神学习毛主席著作。假如人们都像雷锋那样,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的著作,那人类的思想活动岂不成了少数人的“思想霸权”,不就是“一言堂”吗?人类文明还能向前发展和推进吗?毛泽东本人不是也说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

再看雷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据说,雷锋视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而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地活着,他能有什么幸福和快乐?“毫不”、“专门”,这是不是强调到了极端的程度,一个人果真这样一点都不为自己,全部为了别人活着,那是不是他有‘被虐待’的精神分裂倾向?事实上,自私是人的本性,它与生俱来,如果人失去了追逐个人私利(当然在法制社会你得在法律的约束下合理追逐)这种本性,连一点个人欲望都不复存在的话,恐怕人类社会则不能前行反而倒退无疑了,因为它失去了基本的前进动力。“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自己就是这么说的。“竞”是什么,就是要通过一番或者多番较量从而征服同类,然后实现自己的“自由”,包括猎获更多的食物以饱餐自己。说到底,其动力源就仍然是自私,因为肚子饿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就会有的自然生理表现,而且是每天或者若干小时就要发生一次的。因此,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怕是决然做不到的。

文章说,其实,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也许另一个问题就更值得思考。雷锋本人到底是不是上面所描述的那样的性情?也就是说,此雷锋是不是彼雷锋呢?在那个特殊年代,给雷锋写材料,总结、提炼“雷锋精神”的人或者组织,他们是不是做了某种政治迎合,或者是层层上报过程中按照政治需要做了拔高和“包装”,结果被包装的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其实,换一个视角来看,政治和文艺一样,有明星就有fans,雷锋如果真是他们所描述的“雷锋”,那就只好如此理解:他当时可能是毛泽东的超级政治fans,他的上述怪异行为与今天那些歌星的超级fans类同,激动之下有时可能会失去理智。不过,“雷锋”根本就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政治雕像而已!

说到“雷锋”这种乌托邦式的政治雕像,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今天仍然挥之不去的那种“高、大、全”、“ 假、大、空”。记得前年初,有个叫周洋的运动员获奖后的一席获奖感言不经意间成了一条新闻。之所以如此,其实就是因为她说了些大实话而已;而在过往,这种获奖感言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众口一词的八股调:“感谢党、感谢政府……”之类。

事实上,不光是在体育界,在其它领域的各种颁奖活动当中,获奖感言也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千篇一律、异口同声,即“感谢党、感谢政府”云云。比如有一项工程竣工了,相关新闻在报道了通车仪式以后,接着就介绍几个所谓的“筑路英雄”的先进事迹。来看这样的“先进事迹”  他为了修路,从工程设计开始,到这次通车的长达十二年时间里,回家时间总计不超过五个月,平均每年探亲时间不到半个月。记者问:你后悔吗?“英雄”回答:我不后悔!作为一名党员,为了工程尽早完工,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了……虽然辛苦,但我感到很自豪。想想看,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一个普通的打工者,这种话是不是人话呢?正常情况下或许一般人会这么说:真有点后悔,对不起老婆孩子呀!几次都想辞工回家,但我得赚钱呀,回去可能失业,我这样也是没办法。如此表达是否更加合乎情理?不过,记者采访结束后我们就常常还会看到这样的结语:……像这样的感人事迹在工地上还有很多,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这种所谓的典型人物真的如雷锋一样值得大家学习吗?在他那里,孩子见到他犹如陌生人,对孩子来说,这是没有爹的童年;老婆每年只有半个月能与他同床共枕。我们不妨跳出这个个案来看普遍,如果一个社会对这样的人物、事件加以正面的宣传和提倡,那么这是“以人为本”吗?这种人的这种行为又是否人道?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没有人去刻意追求痛苦,所谓“以苦为乐”这种话现在想起来,它听上去是否多少有些滑稽?
总之,以人为本  我想今天我们至少需要反思一下:雷锋同志到底是不是个好榜样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