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南海主权争端

环球时报鼓动中国也在南海搞军演与美菲唱对台戏

针对美国与菲律宾近日在南中国海举行的联合军演,《环球时报》17号发表社评,指美菲此举是在威慑中国,也显示美国要增加与中国战略互信的说法“更加虚伪”,对此,中国应该做出“让周边国家一看就懂的坚决回应”。社评还建议,中国也应当在南海搞相应的军演,要知道,整个东南亚都在看着中国对这次美菲军演的反应,中国如果无动于衷的话,就意味着将给更多这样的示威开绿灯。

美、菲军事指挥官在军演开始仪式上  16/04/2012.
美、菲军事指挥官在军演开始仪式上 16/04/2012. Reuters
广告

对此,《联合早报》今天 (4月19号) 的评论文章说,随着中国和菲律宾在南中国海(南海)黄岩岛(菲律宾称斯卡伯勒礁)因主权纷争发生对峙,“枪打出头鸟”的呼声在中国舆论中逐渐占据上风,似乎南中国海问题只有通过枪炮才能解决。长期以来,虽然中国一直坚持对南中国海各岛礁拥有主权,但并没有动辄展示肌肉,恐吓对手,无论外界如何解读中国的克制,中国在南中国海所遵循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确实是南中国海得以长期维持和平状态的重要因素。而作为重要的国际航道,南中国海的和平稳定也使中国和周边各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受益匪浅。

当然,南中国海岛礁的主权争议是现实,有关国家很难回避。主权是一个直接牵扯民族情感、容易触动民族主义甚至沙文主义的话题,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有关国家的内部矛盾甚至政治危机。但正因为如此,处理南中国海主权争议需要各声索国、尤其是中国拿出更多的智慧,而并非更多的勇气,更不是刀兵相见的鲁莽。随着近年来中国国力和军力的快速上升,国内舆论要求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更加强硬的呼声逐步增大。他们认为,邓小平当年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反而成了套在中国自己头上的一个“紧箍咒”,让中国束手束脚,眼睁睁地看着别国抢走资源。

为此,中国不能继续忍让,而应果断出手“教训”有关国家,必要时不惜和支持这些国家的“后台老板”美国翻脸。文章又说,这种观点经过爱国主义的包装,在中国确实很有市场。这次中菲黄岩岛对峙发生之后,不仅一些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媒体呼吁中国应当枪打菲律宾这只“出头鸟”,就连一些官方媒体和国际关系学者也认为,中国不应“一味软弱”。但南中国海纠纷并没有到必须动武的阶段,这次中菲对峙其实也是一个例证,菲律宾派出军舰试图抓扣中国渔船,中国只出动没有武装的执法船就迫使菲律宾军舰撤离,说明菲律宾并不像某些中国舆论所描述的那样“孤注一掷”。

实事求是地说,菲律宾和越南都没有与中国动武的意愿和实力,美国或许有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但也不希望南中国海出现战火,因为那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和平解决南中国海争端的空间仍然很大,和平谈判并不是软弱。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中国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不会因为主张和平而受到削弱,反而能得到包括争议对手在内的更多国家的尊重。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这其中“韬光养晦”的和平外交政策功不可没。相反,那种迷信武力、好勇斗狠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可能助长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给中国的和平崛起带来隐患。

此外,《环球时报》近日还在一篇评论中说,中国有必要向黄岩岛增派海监力量,同时要让中国海军做好应急增援准备,海军是海监和渔政执法的强大后盾,中国对此用不着遮掩。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