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国际特赦年度报告:中国发动整个安全机器遏制反抗情绪

发表时间:

国际特赦组织周四(5月24日)发表年度报告,对2011年世界的人权状况作出总结。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在全球范围发起的空前的公民运动,从开罗的解放广场、到马德里的太阳门广场以及莫斯科的木马广场,数百万民众走上街头,要求自由、正义和尊严。从叙利亚、到乌干达以及中国和玻利维亚,政府几乎系统地采取镇压手段作出回应。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国际特赦报告详细列举了15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揭露了一些领导人在保护人权领域表现出的无能(或缺乏意愿)。国际社会在应对危机时往往表现出怯懦、拖延、见机行事、甚至虚伪。

报告在评论联合国安理会在过去一年中所起作用时指出:安理会的作用显得受到“削弱、跟不上形势发展、越来越不适应需求”。

世界强国在叙利亚反政府示威遭到当局镇压的情况下表现出的无奈,足以显示成员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人民权利之上的联合国机构的软弱。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萨利尔-赛迪指出:无法采取“迅速、有效”行动的安理会应该进行改革,以避免否决权导致干预大规模违反人权行动受阻的情况出现。国际特赦组织同时呼吁联合国在今年七月举行的相关会议上,针对武器销售出台一项“强有力的条约 ”。

像以往一样,中国的人权状况受到国际特赦组织的特别关注。该机构在刚刚发布的报告中有关中国的章节,对中国言论自由、维权人士处境、征地强拆、以及在内蒙、新疆和西藏等地发生的违反人权的状况一一进行了描述。报告指出:中国当局发动了整个安全机器来遏制反抗情绪。中国维权人士受到自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的最严厉镇压。2011年,中国维权人士遭受的打压是89年六四镇压以来最为严酷的。

报告指出,由于担心中东、北非发生的事件激发中国国内的反抗活动,2011年2月,中国政府开始了自89年以来对维权活动人士最为严厉的镇压。维权人士遭到骚扰、恐吓、非法关押和“被失踪”的情况日益严重。
在镇压“茉莉花抗议活动”期间,近50人遭到当局逮捕,数十人受到骚扰、恐吓。

由于不断发生反抗当局歧视和压迫的抗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当局加强了措施,将所有宗教活动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这些措施包括对一些宗教人士的严酷迫害。报告特别提到2011年内蒙古牧民和学生抗议开矿、毁坏草原的行动以及当局在新疆展开的一系列“严打”和西藏及藏区发生的藏人自焚抗议情况。

国际特赦组织在报告中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显示出的力量增加了其在世界人权领域谈判中的分量,但通常是将其推向更加糟糕的方向。不过,国际特赦组织亚太地区负责人贝凯玲指出,新技术的发展为中国草根维权活动者提供了帮助。中国国内大批不同领域的人士可与国际组织保持联系,也可以获得各种渠道的信息并组织起来行动。陈光诚与艾未未的情况是最好的例证,他们都得到了广泛的草根民众支持。

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萨利尔-赛迪指出:政治权利的软弱已成为世界一个普遍现象。去年,许多国家的政治领导人纷纷以暴力或冷漠的态度应对民众示威。萨利尔-赛迪呼吁各国政府“主持正义、保护弱者、与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展开坚决的斗争”。他说:“应该将人置于企业之上、将人权置于利益之上。”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