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传真

「左」和排外是中国落后的主因

发表时间:

政论作家马立诚推出他的新书《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论述中国大陆当前各种思想流派。马立诚出书一向受到好评,但也引发争议,甚至受到抨击。尤其是,他曾提出对日关係新思维,就被骂作「卖国贼」、「汉奸」。马立诚对中国改革始终有深厚的情意结,却被力主回到文革的人扣上「西方敌对势力代理人」的大帽子。

RFI/Chine
广告

据亚洲週刊报道,前不久,主张宪政民主的马立诚在广东作了一场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演讲。他刚讲完,一个中年人站起来,严厉地向他提问:「你知道我们这个地方贫富差距有多大吗?你知道我们几辈子都买不起房吗?你知道我们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吗?我们怀念毛泽东时代!那时候大家收入都差不多,谁也不眼红谁。」还没等马立诚回应,坐在前排的一位长者站了起来,回头痛斥这个中年人是「倒退」。双方在会场上展开激烈争辩,最后还是马立诚把他们二人劝开了。马立诚在各地演讲时经常遇到这样的争论。

马立诚今年七月将应邀将在香港书展演讲,他最近对亚洲週刊说,到时候他将「从北京学者孔庆东对港人大开骂戒说起,这是近年来内地极左思潮升温的标誌性事件。孔庆东过去并不是这样,但近些年来急剧左转,导致失控,走向武化。他大骂香港是殖民地,但香港过去沦為殖民地,是港人的责任吗?史学家认為李鸿章尚且不该负多大责任,何况普通港人」?

马立诚表示,「殖民地也可以创造灿烂文化,两种文化交融必然產生果实,香港就是一例。这也是文化杂交的规律。曾经有过百多年租界史的上海也是如此。孔庆东的言论,製造了华人族群之间的麻烦。一九九八年四月十八日,原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对我说,对香港的政策,左就不好。孔庆东以及『乌有之乡』网站,就是左的代表,对香港造成伤害」。

马立诚主张政治理性。他说,在另一方面,港人「火气上升」也是事实。香港正处於民主转型过渡期,爆发诸多不满,躁动不安的氛围此消彼长。这些因素都可能放大矛盾与冲突。香港人的躁动和内地人的躁动各自起因不同,却在这里发生了碰撞。由於香港与内地在文化与制度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对立与冲突。香港和内地融合是大趋势,但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彼此适应。

马立诚说︰文革是民粹主义大爆发,孔庆东文革式极端思维显得片面、狭隘。「左」反对全球化,反对沟通和融合;极端民族主义以本民族的利益為唯一依归,為是非判断的唯一标準。它们的共有之处,是封闭和排外。而封闭和排外,是近代以来中国的主要病灶,也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特约记者史英强发自香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