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海峡两岸

两岸投保协议涉主权谈不拢八次江陈会触礁

原定六月底在台湾举行的第八次江陈会谈,由于涉及两岸的主权,出现了重大变化,双方不排除把会谈延后到七月,并且可能只先签一项「两岸海关合作协议」,至于涉及主权,导致到目前还谈不拢的「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台湾的官员透露,「要有最坏的打算」!

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会长江丙坤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签署历史性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会长江丙坤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签署历史性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照片来源:REUTERS/Jason Lee
广告

卡住「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的关键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万一台商在大陆犯罪,只要人身自由遭到限制,比如监视居住、拘留、或逮捕,台湾方面希望大陆公安机关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和台湾的主管机关。但大陆目前的法令规定有例外,比如,触犯的是涉及「国家安全」或「恐怖犯罪活动」,治安机关就可以不受这项规定的限制。也就是说,可以不必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大陆不愿法律对台商有所例外,台湾则担心,所谓涉及「国家安全」和「恐怖活动」的界定仍十分模糊,解释的范围过宽,台商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另外一个原因是,当台商和大陆的政府之间发生投资纠纷时,台湾希望大陆不要走法律途径,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大陆拒绝;经协商后,双方同意以「调处」作为处理方式,但台湾要求,大陆地方政府未来必须遵守并执行「调处」的结论,增加调处的强制力,以维护投资人权益,但大则无法接受。

因为这些谈判实质上已经超越「越纯经济事务」的范畴,牵涉到两岸政府警察权的行使、法律规定的一致性,以及司法审判与流程的调整,可以说已经触及敏感的主权问题,难怪两岸投资保障协议从第六次江陈会谈就纳入协商,到现在第八次了还无法搞定。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原订本周末之前,前往上海和大陆举行第八次江陈会谈的预备性磋商,现在已经确定无法成行。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