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舆论看中国

中国的小康阶层并不关注民主

发表时间:

中国国内以及国外的学者们一般都认为,随着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的兴起,国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也会随之而上升,然而,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让-路易•罗卡却认为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简单,罗卡在这个月的法国世界外交论衡上发表文章,标题为:中国的小康阶层并不关注民主。

广告

罗卡在引语中表示韩国以及台湾的中产阶级的发展过程都显示,崛起之后的中产阶级,他们所追求的不一定就是选举权。

作者写道,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中有白领技术员、有私营企业老板以及高级职员,他们虽然还不能算是富人,但却拥有足够的收入,他们的总人数相当于全中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城市人口的一半。对部分观察家,尤其是那些经常在媒体发表评论的观察家们来说,这一新兴的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收入富裕的中产阶层是推动中国走向民主的唯一的社会阶层。中国的学者、媒体以及高级官员们一致认为中产阶级在所有国家的社会民主化过程中都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认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推动了美国与欧洲政治的现代化。而作者却认为,事实上,代表制民主在西方的出现往往要先于中产阶级的兴起,中产阶级在美国以及法国的政治史上也并没有始终起到推动作用。而且,亚洲国家的民主发展经验也使中产阶级推动社会民主化的神话蒙山阴影。

作者接着评论说,多年来有关台湾、韩国以及泰国的中产阶级如何推动政治体制走向民主化的研究书籍多如牛毛,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学者站出来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学教授具海根(Hagen Koo)早在1991年就提出韩国中产阶级在韩国社会民主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模棱两可。因为中产阶级中的不同分派对政治体制演变的反应不同,而民主化进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如果说一直到1987年,大部分韩国中产阶级成员都支持民主的话,在随后的几年中,他们又因为担心社会动乱而反过来支持独裁势力。同样,泰国问题研究专家,Neil Englehart 尼尔•安格哈特也认为泰国的中产阶级在泰国走向民主化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任何特殊的作用,选举体制的选择是由泰国的高级官员以及军队作出的,中产阶层虽然也同社会其他阶层的民众一同上街示威呼吁民主、抗议腐败,但当社会稳定受到极端社会阶层的威胁时,他们又站在保守派的一边。至于台湾,作者认为台湾社会的民主化与其说是来自中产阶层的突发的示威抗议,还不如说是由于国民党反攻大陆的神话彻底破产,当国民党不得不承认台湾政府只能代表台湾本土时,国民党政府才不得于接受了民主选举制。

作者认为,尽管无论是中国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观察家都一致认为中国未来必将会走向代表制民主,但是,即使是以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为代表的自由派也并不主张中国立即实行民主,他们都认为中国并没有成熟到可以立即举行选举,认为如果试图以群体性的暴力活动来强迫实行改革,那么,后果只会适得其反。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的一致共识,在作者看来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动荡,使中国人的身心遭受重大创伤,所以大家都向往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其二是对老百姓来说,今天的日子才是实在的,明天会是什么,实在难以预料,所以,民心并不思变。而且,中国媒体以及中国的网民普遍认为中国人的素质还不够高,人口占多数的选民是受教育程度很低的农民、农民工以及城市小市民,对精英阶层来说,他们并不能够真正履行公民的职责,选举将只会带来失望与幻灭,因为,有钱有势的人完全可以通过他们的权力与金钱来购买选票或者将他们的个人选择强加于人。而正如韩寒所说得那样,今天中国社会最有钱有势的当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们。

所以,对那些支持农民以及农民工的维权活动的知识分子、律师以及政界人士来说,如果大多数的农民都能够从捍卫个人利益开始意识到应该捍卫公民的集体利益,那么,中国才可以真正实行代表制民主。至于,中国的中产阶级,他们当然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主要支柱,但是,如果他们的社会地位受到威胁,如果他们的工作得不到保障,如果他们购房有困难,如果政府的税务政策使他忍受沉重的压力,这一切都使他们无暇关注民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