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国经济增长破8的压力

发表时间:

中国三天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外贸统计之后,今天再次发布第二季度经济报告,与中国外贸相对减少进出口规模的报告相比,中国经济增长低于百分之8的统计,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要更大一些,在世界经济眼睁睁盼望中国有所带动,中国经济自己下滑,让各种经济评论询问,放慢速度的中国经济要把世界经济带向何方。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报告,中国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毛值增长为百分之7点6。虽然这个数据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里仍然属于领先,而且也稍好于今年中国官方预计的百分之7点5增长,但是作为中国这样的国家,以及10多年以来的经济连续增长统计,还是更多体现中国经济发展乏力和问题,因此引发不安。

根据连续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基本反映中国经济实际形势。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的中国经济预计指标,和中国官方采购经理指数均相吻合,各种分析预测都报告中国经济从2010年初开始就呈现下行趋势。

因为有了多个关于中国经济走势警告,这个结果没有让世界吃惊,但还是为世界经济带来不安。经济界争论的是中国经济下滑是否见底,应当是软着陆还是会有震荡性危机。两个分歧困扰经济评论,一是中国经济是否下滑到了L型的底部平行线,另一个就是中国经济状况是否要比官方报告的更为糟糕。前一个提问,在于寻找中国经济在底部漫长平行线出口,而另一个则追求中国经济真实困境。

一般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让恶性循环反复破坏净化中国经济的努力,而且中国经济问题又与中国社会问题相连。中国第二季度经济放缓的根本原因被认为是中国官方抑制房地产泡沫,但显然,中国政府是因为要避免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各种社会压力而被迫抑制房地产。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6个季度放缓,而且今年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3年新低,5月增长没有明显回升,6月工业指数增长徘徊,中国官方对经济现状和前景并没有惊慌与悲观。各方表态都肯定,中国经济情况远远没有再现2008年第一季度的严重状况。一些分析说,中国经济统计中,全国各地的增长情况不尽相同,不少地区房地产继续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活力还有相当潜力,中央政府无须推出大当量救市措施推动经济增长。

现在看,中国经济的潜力依然围绕房地产等行业。中国金融宽松与紧缩都围绕中国特色的经济增长展开。实行了一年左右的借贷紧缩,实际上已经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下放弃了,今年以来,中国金融借贷月月升高,到6月单月放贷就已经达到9000多亿元人民币,比5月高出12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短期两次调低利率,中国总理温家宝公开要求金融宽松,放宽借贷条件。

对中国各家银行的关注可以看出,借贷增加的同时,流动资金量却在减少。包括外汇储备,尽管今年上半年贸易新增顺差,但外汇存底却相对减少。最新的报告说,从2008年开始放贷的大量救市援款,中国各地每个月以超过千亿人民币的规格,应当连本帶利还款,可是各地政府债务严重,根本无钱,即使倾销拍卖政府财产,比如豪华车,也不及部分本利欠款,大部分债务又由银行回流购回。中国政府限制房地产的过程不仅没有导致全国价格回落,相反不少商品却提高价格。现在,当量化贷款再次肩负提升经济增长的重任,多达数兆的贷款流入市场,可见价格正在酝酿新一波动荡。

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百分之8曾被认为是社会安定警戒线。经济评论指出,随着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低于百分之8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社会结构可能受压,特别是在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外来务工,会发现自己的工作面临危险。中国对欧洲、美国和巴西的出口增长也开始放缓。实际上,出口企业正不断倒闭,即使维持开工的工厂已经从三班倒减到了一个班次。与此同时,流动性务工者开始制造群体性事件,在中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发现其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之际,这类群体性事件可能激烈升级。

受于压力,中国开始提出措施,可是选择余地却并不多。大量贷款和再提放宽房地产,将能刺激经济,但也警告会有新的问题。近日北京郊区出现3亿元人民币一套豪宅,不仅打破纪录,也成为中国放宽限制的象征。评论说,中国经济快慢,实际上也是中国国情的写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